《探究资源综合利用率: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资源综合利用率的计算方法
(一)基本概念
资源综合利用率是指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各类资源(包括能源、原材料等)进行综合利用的程度指标,它反映了资源被有效利用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地区、企业或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二)具体计算
1、对于单一资源
- 以能源为例,如果一个企业消耗了100吨标准煤的能源输入,其中有效利用的能源量为70吨标准煤(例如转化为有用功、产品中的能源含量等),那么该企业能源综合利用率 = 有效利用能源量/能源输入总量×100% = 70/100×100% = 70%。
- 对于原材料,假设一家工厂购入1000千克铁矿石,经过加工后,实际转化为合格钢材的铁矿石量为800千克(其余部分可能以废渣等形式损失),则铁矿石的综合利用率 = 800/1000×100% = 80%。
2、对于多种资源
- 当涉及多种资源时,计算会相对复杂一些,通常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一个企业使用能源A、能源B和原材料C,能源A的输入量为50单位,利用率为80%;能源B的输入量为30单位,利用率为70%;原材料C的输入量为20单位,利用率为90%。
- 首先计算每种资源的有效利用量:能源A的有效利用量 = 50×80% = 40单位;能源B的有效利用量 = 30×70% = 21单位;原材料C的有效利用量 = 20×90% = 18单位。
- 然后计算资源综合利用率,总输入量为50 + 30+20 = 100单位,总有效利用量为40+21 + 18 = 79单位,则资源综合利用率 = 79/100×100% = 79%。
二、不同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率现状
(一)工业领域
1、钢铁行业
- 在钢铁生产中,传统工艺的资源综合利用率相对较低,在炼铁环节,由于矿石品位差异、冶炼技术限制等因素,铁的回收率可能在80% - 90%左右,而对于伴生矿中的其他有用元素(如稀土元素等)的综合利用程度更低,随着技术的进步,如采用先进的烧结、炼铁和炼钢工艺,以及对废渣、废气、废水的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钢铁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率能够达到90%以上。
2、化工行业
- 化工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多种原料和能源的转换,以石油化工为例,原油的加工过程中,除了生产汽油、柴油等主要产品外,还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传统化工企业可能只能对部分副产品进行简单处理或直接排放,资源综合利用率可能在60% - 70%,而现代化的大型石化企业通过深度加工、产业链延伸等方式,能够将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左右,将原本废弃的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如精细化学品等。
(二)农业领域
1、传统农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在灌溉方面,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可能只有40% - 50%,大量的水通过渗漏、蒸发等方式损失,在肥料利用上,化肥的利用率仅为30% - 40%左右,大部分化肥没有被农作物有效吸收,而是流失到土壤和水体中,造成环境污染。
2、现代农业
- 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如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可以将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80% - 90%,在肥料利用方面,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能够将化肥利用率提高到50% - 60%,并且还可以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如制作饲料、生物燃料、有机肥料等,大大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影响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因素
(一)技术水平
1、生产技术
- 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关键,在金属加工中,采用精密铸造技术可以减少金属材料在铸造过程中的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在能源利用方面,高效的发电技术(如超超临界发电技术)能够提高煤炭等能源的转化效率,从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2、回收技术
- 对于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也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有效的废渣回收技术,工业废渣中的有用金属就无法被回收,导致资源浪费,在电子废弃物回收领域,缺乏先进的拆解和贵金属提取技术,会使电子垃圾中的金、银、铜等贵金属无法有效回收,同时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二)管理水平
1、企业管理
- 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对资源综合利用率有很大影响,如果企业缺乏资源管理意识,没有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就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企业没有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就无法及时发现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2、产业管理
- 在产业层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也会影响资源综合利用率,在某些工业园区,如果没有对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进行合理规划,就会错失企业间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的机会,导致资源在产业内的综合利用率低下。
(三)政策环境
1、激励政策
- 政府的激励政策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对采用先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能够鼓励企业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
2、监管政策
- 严格的监管政策能够促使企业遵守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规定,对企业的废弃物排放进行严格监管,要求企业达到一定的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否则将面临处罚,这将促使企业提高自身的资源综合利用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意义与对策
(一)意义
1、经济意义
-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当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时,减少了资源的购入量,从而降低了原材料和能源成本,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还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副产品,增加企业的收入,在煤炭企业中,对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既减少了煤矸石的处理成本,又可以通过将其转化为建筑材料等产品增加收入。
2、环境意义
- 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压力,提高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了废渣的产生量,降低了废渣中重金属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风险,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3、社会意义
- 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的长远发展,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日益稀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能够使有限的资源满足更多人的需求,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二)对策
1、技术创新
- 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投入,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研发新的生产技术、回收技术等,研发新型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提高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效率;开发新的金属冶炼技术,提高金属回收率。
2、管理优化
-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在产业层面,要加强园区规划,构建产业共生网络,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在工业园区内建立集中的供热、供气系统,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3、政策完善
-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和监管政策,扩大激励政策的覆盖范围,提高补贴和优惠的力度,加强监管执法力度,确保企业严格执行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规定。
资源综合利用率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概念,不同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差异较大,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优化管理和完善政策等措施,可以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