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数据库操作无校验与签名:风险与应对策略》
一、传统数据库操作无校验和无签名的现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传统数据库的操作场景中,无校验和无签名是一个较为常见但又潜藏巨大风险的状况,传统数据库在设计和早期应用阶段,往往侧重于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基本的管理功能,在很多企业内部使用的老旧数据库系统中,用户对数据库表进行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时,系统并不会自动对操作的合法性进行全面校验。
以一个简单的员工信息数据库为例,数据库管理员(DBA)可能直接使用SQL语句对员工的工资信息进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校验机制,可能会出现误操作,比如将工资数值输入错误,原本应该是5000元输入成了50000元,由于没有签名机制,无法追溯到底是谁进行了这个操作,这种无校验和无签名的操作在一些小型企业或者传统行业的遗留系统中尤其常见,因为这些系统在构建时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数据安全性和操作的可追溯性。
二、无校验和无签名带来的风险
1、数据准确性风险
- 在没有校验的情况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当多个用户同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时,可能会出现数据冲突和错误,在一个库存管理数据库中,如果没有对库存数量的修改操作进行校验,可能会出现库存数量被错误更新的情况,一个操作人员可能在没有考虑到当前库存已经被其他订单占用的情况下,就减少了库存数量,导致库存数据的混乱。
- 对于一些关键业务数据,如金融交易数据,无校验操作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一笔金融转账可能因为没有校验转账金额的合理性(如金额超过账户余额)而被错误执行,这不仅会影响到单个用户的资金安全,还可能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
2、数据安全性风险
- 无签名的操作意味着无法确定操作的来源和责任人,这就为恶意攻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可以伪装成合法用户对数据库进行非法操作,如窃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数据库结构,在没有签名机制的情况下,很难追踪到攻击者的来源,也无法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追究责任。
- 外部攻击者可能利用数据库操作无校验的漏洞,通过构造恶意的SQL注入语句来篡改数据库内容,通过在用户输入框中输入恶意的SQL语句,攻击者可以绕过身份验证直接修改数据库中的用户密码或者其他敏感信息,而数据库由于缺乏校验机制无法识别这种恶意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合规性风险
- 在许多行业,如医疗、金融等,都有严格的数据管理合规性要求,医疗行业需要确保患者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如果数据库操作无校验和无签名,就很难满足这些合规性要求,可能会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
- 金融机构需要遵守诸如巴塞尔协议等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要求对金融交易数据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审计,无校验和无签名的数据库操作显然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在合规审计中出现问题。
三、应对策略
1、引入校验机制
- 在数据库层面,可以设置数据约束,在创建表结构时,使用数据库自带的约束条件,如非空约束、唯一约束、外键约束等,对于数值型数据,可以设置合理的取值范围,以员工年龄数据为例,可以设置年龄的取值范围在18到60岁之间,这样当有不符合这个范围的插入或修改操作时,数据库会自动拒绝。
- 在应用程序层面,也应该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校验,在前端的用户界面上,可以使用JavaScript等脚本语言对用户输入进行初步的格式和合理性校验,对于电话号码输入框,校验输入是否为数字并且符合电话号码的格式要求,在后端的应用程序中,再对数据进行一次全面的逻辑校验,确保数据在业务逻辑上是正确的。
2、建立签名机制
- 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对于每个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的用户,为其分配一对公私钥,当用户进行操作时,使用私钥对操作内容进行签名,数据库在接收到操作请求时,可以使用用户的公钥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这样可以确保操作是由合法用户发出的,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数据没有被篡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在企业内部,可以建立操作日志签名机制,每一条操作日志都由执行操作的用户进行签名,这样在需要审计时,可以方便地追溯到操作的责任人,操作日志应该详细记录操作的时间、内容、涉及的数据表等信息,以便进行全面的审计。
3、进行数据库升级和安全加固
- 对于老旧的传统数据库,可以考虑升级到具有更完善安全机制的新版本,新的数据库版本通常会自带更强大的安全功能,如更严格的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和操作校验等。
- 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安全加固,包括设置防火墙、定期更新数据库系统的补丁、限制数据库的访问端口等,对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即使数据被非法获取,攻击者也无法直接获取到明文信息。
4、人员培训和管理
- 对数据库管理员和其他有权操作数据库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让他们了解无校验和无签名操作的风险,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数据操作和管理,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数据安全最佳实践、合规性要求等。
- 建立严格的数据库操作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不同人员的操作权限,对重要的数据库操作进行审批流程管理,对于涉及大额资金的金融数据库操作,需要经过多级审批才能执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传统数据库操作无校验和无签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相关风险,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