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护理要点》
一、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
(一)低血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原因
- 椎管内麻醉会使交感神经被阻滞,导致小动脉舒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同时静脉扩张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从而引起血压降低,尤其是麻醉平面过高时,更易出现低血压。
2、表现
- 患者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测量血压可发现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30%以上。
(二)呼吸抑制
1、原因
- 当高位椎管内麻醉(如颈段或上胸段)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神经被阻滞,导致呼吸肌麻痹,引起呼吸抑制,麻醉平面过高影响呼吸中枢功能也可导致呼吸抑制。
2、表现
- 患者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减小,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三)恶心、呕吐
1、原因
- 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可引起恶心、呕吐;椎管内麻醉时迷走神经相对亢进,也可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手术牵拉内脏等因素也可能诱发。
2、表现
- 患者出现恶心感,严重时可呕吐胃内容物。
(四)尿潴留
1、原因
- 椎管内麻醉可影响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使膀胱逼尿肌松弛,同时尿道括约肌张力相对增加,导致尿液排出困难,术后切口疼痛、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因素也可加重尿潴留。
2、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患者有膀胱胀满感,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
(五)全脊髓麻醉
1、原因
- 这是椎管内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多由于硬膜外麻醉时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将大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2、表现
- 患者可迅速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意识丧失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心跳骤停。
二、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护理
(一)低血压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麻醉前应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补充足够的液体,以扩充血容量,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体位,如头低脚高位,以促进静脉回流。
2、处理措施
- 一旦发现低血压,应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可静脉注射麻黄碱等血管收缩药物,以提升血压,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面色等变化。
(二)呼吸抑制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尤其是在进行高位椎管内麻醉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2、处理措施
- 对于轻度呼吸抑制患者,可给予吸氧,同时鼓励患者深呼吸,若呼吸抑制严重,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进行机械通气,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三)恶心、呕吐的护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预防措施
- 麻醉前应尽量减少患者的胃肠道负担,如禁食、禁水时间要合适,在手术过程中要避免过度牵拉内脏。
2、处理措施
- 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可给予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等。
(四)尿潴留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麻醉前应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训练,术后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等方法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2、处理措施
- 若患者出现尿潴留,可先采用诱导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等,如果诱导排尿无效,可进行导尿术,但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五)全脊髓麻醉的护理
1、预防措施
- 麻醉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穿刺针和导管的位置正确。
2、处理措施
- 一旦发生全脊髓麻醉,应立即进行抢救,快速输液以补充血容量,静脉注射血管收缩药物提升血压,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维持呼吸功能,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直到患者恢复。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