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涉密档案室管理规定:确保信息安全与合规的全方位举措》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涉密档案室的选址与建设
1、选址要求
- 涉密档案室应远离人员密集区、嘈杂环境以及有安全隐患的区域,要与公共交通要道、娱乐场所等保持适当距离,其选址应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避免建在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方(以防洪水灾害),也不应位于地震断裂带附近等地质不稳定区域。
- 周边环境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最好有围墙或其他防护设施与外界隔离,要考虑到电磁环境的影响,远离强电磁辐射源,如大型变电站、无线电发射塔等,以防止电磁干扰对涉密档案存储介质(如磁带、磁盘等)造成数据损坏或信息泄露。
2、建设标准
- 建筑结构方面,涉密档案室应采用坚固的建筑材料,墙体要有足够的厚度和强度,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等功能,墙体可采用防火砖和防火涂料进行双重防护,门窗应选用符合保密要求的防盗门和防盗窗,并且窗户应安装遮光窗帘,防止外界窥视。
- 内部装修要使用防火、环保、不易产生灰尘和静电的材料,地面可采用防静电地板,天花板应进行密封处理,防止灰尘和昆虫进入,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温度控制在18 - 24℃,湿度控制在45% - 60%,这就需要安装温湿度调节设备,如空调和除湿机等。
涉密档案的接收与归档
1、接收流程
- 接收涉密档案时,档案管理人员应首先核对移交清单与实际档案的数量、种类是否相符,对于每一份涉密档案,要检查其完整性,包括文件的页码是否齐全、有无破损等情况。
- 在接收过程中,要对档案的密级进行重新确认,如果发现密级标注不清或者与实际内容不符的情况,应及时与移交部门沟通并进行调整,要对档案的来源进行详细登记,包括移交部门、移交人员、移交日期等信息。
2、归档要求
- 涉密档案应按照密级、保管期限、档案类型等进行分类归档,不同密级的档案应存放在不同的区域或者存储设备中,并且要有明显的标识区分,绝密级档案应存放在专门的保险柜中,机密级档案可存放在带锁的文件柜中。
- 归档时,应编制详细的档案目录,目录内容应包括档案名称、文号、密级、保管期限、形成日期等重要信息,档案的存放位置应在目录中准确标注,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涉密档案室的人员管理
1、人员选拔与任用
- 涉密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保密意识和职业道德,在选拔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包括政治审查、社会关系审查等,优先选用政治可靠、无不良记录、责任心强的人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工作人员应签订保密协议,明确其保密职责和义务,协议内容应包括对涉密档案信息的保密、不私自复制和传播涉密档案、离职后的保密期限等条款。
2、人员培训与教育
- 定期对涉密档案室工作人员进行保密培训和业务培训,保密培训内容包括国家保密法律法规、保密制度、保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业务培训应涵盖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档案的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
- 培训方式可以采用集中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业务水平,确保涉密档案室的安全管理。
涉密档案的保管与维护
1、保管措施
- 涉密档案应存放在专门的存储设备中,如保险柜、防火文件柜等,对于电子涉密档案,应采用加密存储技术,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服务器或者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如磁盘应进行磁盘扫描和碎片整理,磁带应进行定期倒带等操作。
- 要建立档案保管的定期检查制度,对档案的数量、完整性、密级标识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档案缺失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补充,密级标识模糊应重新标注等。
2、维护要求
- 在维护涉密档案时,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对于纸质档案,如需进行修复,应使用符合保密要求的修复材料和设备,在修复过程中,要防止档案信息的泄露,对于电子档案的维护,应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禁止在连接互联网的设备上进行涉密电子档案的维护操作。
涉密档案的利用与借阅
1、利用规定
- 涉密档案的利用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利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权限,并且要说明利用目的和范围,对于绝密级档案的利用,应经单位最高领导批准;机密级档案的利用,需经主管领导批准;秘密级档案的利用,经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即可。
- 在利用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应进行全程监督,防止利用者超出批准的范围进行查阅、复制等操作,利用者不得擅自对涉密档案进行拍照、录像等行为。
2、借阅流程
- 借阅涉密档案时,借阅人应填写借阅申请表,申请表内容包括借阅档案名称、密级、借阅期限、借阅目的等信息,经相关领导批准后,档案管理人员方可办理借阅手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借阅人应妥善保管借阅的涉密档案,不得转借他人,借阅期限届满时,应及时归还档案,归还时,档案管理人员应检查档案的完整性,如有损坏或缺失应追究借阅人的责任。
涉密档案室的安全与保密措施
1、安全防范
- 涉密档案室应安装监控设备,对档案室内部及周边环境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监控视频应保存一定的期限,以备查阅,要安装入侵报警系统,一旦有非法入侵行为,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 应配备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灭火气体自动喷射装置等,并且要定期对灭火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还应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火灾、水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护涉密档案的安全。
2、保密技术应用
- 采用保密技术对涉密档案进行保护,对纸质档案可采用防伪纸张、隐形墨水等技术进行标识和保护;对于电子档案,可采用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加密技术能够防止档案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泄露,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对电子档案的版权和真实性进行保护。
- 定期对涉密档案室的保密技术设备和软件进行更新和升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要加强对保密技术的管理,防止保密技术的泄露。
涉密档案室的监督与检查
1、内部监督
- 单位内部应建立涉密档案室监督机制,定期对涉密档案室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人员的保密行为、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情况等。
- 内部监督可以通过自查、互查等方式进行,自查由涉密档案室工作人员自行对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互查则由不同部门的人员相互检查,以增加检查的客观性。
2、外部检查
-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检查,在接受检查时,应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按照要求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检查部门。
- 外部检查有助于发现涉密档案室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促进涉密档案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