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原则: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减量化原则
(一)源头控制
在建筑项目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应考虑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采用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优化建筑结构,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通过精确的工程量计算,避免材料过度采购,在施工过程中,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其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产生,如切割、砌筑废料等,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可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
(二)施工管理优化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对于减量化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建立严格的材料管理制度,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节约意识,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材料浪费,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准确控制浇筑量,减少混凝土的剩余和浪费。
二、无害化原则
(一)有害物质处理
建筑垃圾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油漆、涂料中的重金属,废旧电池等,在资源化利用之前,必须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含有重金属的建筑垃圾,可采用化学稳定化技术,将重金属转化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的物质,对于废旧电池等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门收集、储存和处理,防止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污染防控
在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防止二次污染,建筑垃圾的运输应采用封闭车辆,避免在运输途中撒落,在建筑垃圾堆放场地,应做好防雨、防渗措施,防止建筑垃圾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渗入地下水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三、资源化原则
(一)资源回收利用
建筑垃圾中的许多成分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废弃混凝土、砖块等经过破碎、筛分后可制成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建筑材料,废弃钢材、木材等也可以回收再利用,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近,在一些非承重结构和次要结构中可以大量使用,既节约了天然骨料资源,又降低了建筑成本。
(二)能源回收
部分建筑垃圾还可以用于能源回收,一些废弃的木质材料、塑料等可以通过特定的技术转化为生物质能或其他能源,将建筑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进行焚烧发电也是一种可行的能源回收方式,但在焚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确保符合环保标准。
四、经济性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成本效益分析
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要考虑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包括设备购置、维护、人工等费用;要评估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环境效益,只有当资源化利用的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能保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市场需求导向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的生产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再生建筑材料应符合相关建筑标准,并且在价格、性能等方面具有竞争力,才能被市场接受,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建筑市场对不同类型再生产品的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如高品质的再生装饰砖、符合环保要求的再生保温材料等。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这些原则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减量化是基础,无害化是保障,资源化是核心,经济性是动力,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资源化利用,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