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之“陋”:低效背后的隐忧》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状况若用两个字形容,可谓“陋”态尽显。
从能源资源方面来看,“陋”在能源的粗放利用,以传统的煤炭资源为例,在很多地区,煤炭的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一些小煤矿由于技术设备落后,开采工艺不科学,只能开采出赋存条件较好的煤炭部分,而对于一些较难开采或者煤层较薄的煤炭资源则弃之不顾,这就好比在一座宝藏面前,仅仅拿走了那些最容易获取的宝物,而把更多的宝藏深埋地下,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煤炭的使用环节,许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也极为低下,大量的小型燃煤锅炉热效率低,燃烧不充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火力发电是煤炭消耗的大户,部分老旧的火力发电厂设备老化,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效率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本该转化为电能的热能,很大一部分在转化过程中散失掉了,就像一个漏勺,在能源的传输过程中不断地漏失宝贵的能量。
再看土地资源,“陋”于不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城市建设中,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大量圈占土地,新开发的区域往往存在建筑密度低、土地闲置的问题,不少工业园区内,土地被企业低价获取后,并没有按照规划进行高效的开发利用,有些企业为了未来可能的扩张预留大片土地,却长期处于荒芜状态,长满杂草,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地整合与流转机制,许多农田被分割成小块,不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种,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一些农村宅基地的管理也较为混乱,存在大量的空心村现象,即老旧房屋闲置,而村民又在附近另建新宅,造成土地资源的双重浪费,仿佛土地资源在这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下被随意地搁置和浪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水资源的利用同样呈现出这种“陋”况,在农业灌溉方面,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仍然广泛存在,这种灌溉方式使得大量的水资源在没有被农作物充分吸收的情况下就流失掉了,许多灌溉渠道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原本应该滋润农田的水,在途中就大量损失,在城市中,水资源的浪费也随处可见,一些公共场所的水龙头存在滴漏现象,却无人问津;许多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节水意识,洗衣、洗菜时水资源浪费严重,污水处理能力的不足也加剧了水资源的低效利用,大量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的污水被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一方面污染了可利用的水资源,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环节出现了严重的断链,使得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大打折扣。
从企业的生产资源利用来看,“陋”在生产流程的不优化,不少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环节缺乏精准的预估,导致原材料的库存积压,这些积压的原材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还可能因为长时间的存放而发生变质、损坏等情况,在生产过程中,部分企业的生产工艺落后,无法实现原材料的最大化利用,例如在木材加工企业中,一些传统的加工工艺只能将木材加工成较为初级的产品,大量的边角余料被当作废料处理,而如果采用先进的工艺,这些边角余料完全可以被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设备的老化、故障频繁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从而使得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资源量增加,这无疑也是资源利用率不高的一种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这种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陋”态,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源本身的浪费,更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经济层面来看,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和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成本的生产方式必然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从环境角度而言,资源的低效利用往往伴随着高污染排放,如能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长远来看,这种“陋”态若不加以改变,必然会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改变这种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陋”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制定严格的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引导企业和社会合理利用资源,在能源领域,推动能源价格改革,使能源价格能够反映其真实的成本,从而促使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土地资源方面,加强土地规划和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土地闲置和违规开发行为,对于水资源,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企业自身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精准预估,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社会公众也要增强资源节约意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社会风尚,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陋”态,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