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准管理:数据治理中的基础性关键工作》
一、引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和数据来源的日益多样化,有效的数据治理变得至关重要,而数据标准管理在数据治理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的关键地位,绝不是非基础性工作内容。
二、数据标准管理的主要活动及其重要性
1、标准制定
- 数据标准的制定是数据标准管理的首要活动,这涉及到对数据的格式、编码、命名等多方面规则的定义,在企业的客户信息管理中,对于客户姓名的命名标准可能规定为使用真实姓名,按照姓氏在前、名字在后的顺序,并且限制字符类型为中文字符或英文字母组合,避免使用特殊符号,这样的标准制定有助于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当不同部门录入客户信息时,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能会出现诸如姓名写法混乱(有的用全拼、有的用缩写、有的还夹杂不规范符号)的情况,这将给后续的客户关系管理、营销分析等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 在数据编码方面,以产品代码为例,企业需要为每一种产品制定唯一的编码标准,这个编码可能包含产品的类别、规格、生产批次等信息,如果没有这样统一的编码标准,在库存管理中就可能出现产品识别错误,导致库存盘点不准确、采购计划失误等问题,统一的数据标准制定有利于企业内部以及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如果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没有关于产品数据的标准对接,就会在订单处理、货物配送等环节产生大量的数据转换和协调成本。
2、标准发布与宣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一旦数据标准制定完成,发布和宣传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需要通过内部培训、知识手册、在线平台等多种方式将数据标准传达给所有相关人员,以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为例,在推行新的数据标准时,组织了多轮针对不同部门(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数据标准的具体内容,还包括如何在日常工作中遵循这些标准以及违反标准可能带来的后果。
- 通过企业内部的办公软件平台发布数据标准的详细文档,方便员工随时查阅,这样的宣传活动能够提高员工对数据标准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如果员工不了解数据标准,即使有完善的标准体系也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在财务部门的数据录入中,如果员工不知道新的费用分类编码标准,仍然按照旧的习惯录入数据,就会导致财务数据的混乱,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决策分析。
3、标准执行与监督
- 数据标准的执行是实现数据治理目标的核心环节,各部门在日常的数据生产、采集、存储等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在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信息管理中,招聘人员在录入新员工信息时必须遵循数据标准中关于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的格式要求,为了确保执行效果,企业需要建立监督机制,可以通过数据质量监控工具对数据进行定期检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数据及时发现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
- 在监督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对于严格执行数据标准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如绩效加分、奖金激励等;对于经常违反标准的进行处罚,如警告、绩效扣分等,这样可以提高员工执行数据标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数据标准很容易被忽视,之前的标准制定和宣传工作就会前功尽弃。
4、标准维护与更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技术的进步,数据标准也需要不断维护和更新,随着企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可能需要在客户信息数据标准中增加关于国际客户的特殊信息字段,如国际税收识别号等,当企业采用新的信息技术系统时,可能需要对原有的数据编码标准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系统的要求。
- 数据标准的维护和更新需要经过严格的流程,首先要对业务需求和技术变化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对标准进行修改,然后由相关的业务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团队,制定修改方案,经过测试和验证后发布新的标准,如果不能及时对数据标准进行维护和更新,企业的数据将逐渐与实际业务需求脱节,影响数据的价值挖掘和决策支持能力。
三、结论
数据标准管理是数据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内容,它贯穿于数据治理的各个环节,从标准的制定到发布、执行、监督,再到维护和更新,每一个活动都对确保数据的质量、一致性、可用性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的数据标准管理体系,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利用数据资产,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