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吞吐量的计算方法与实例解析
一、港口吞吐量的基本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港口吞吐量是指经水运输出、输入港区并经过装卸作业的货物总量,包括邮件、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及补给运输船舶的燃料、物料和淡水等,它是衡量港口规模大小及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
二、计算港口吞吐量的一般方法
1、货物分类统计
- 港口吞吐量的计算首先要对货物进行分类,常见的货物分类有散货(如煤炭、矿石、粮食等)、件杂货(如机械、设备、包装货物等)、集装箱货物等,不同类型货物的统计方式有一定差异。
- 对于散货,通常以重量(吨)为单位进行统计,煤炭的装卸量,港口会通过皮带秤等计量设备准确测量装船或卸船的煤炭重量。
- 件杂货的统计相对复杂一些,既要考虑货物的重量,也要考虑货物的件数,在计算吞吐量时,重量仍然是一个重要指标,但有时候件数也能反映港口在处理小件、零散货物方面的作业量。
- 集装箱货物的统计则以标准箱(TEU,Twenty - foot Equivalent Unit)为基本单位,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计为1个TEU,一个40英尺的集装箱计为2个TEU,还要统计集装箱内货物的重量等信息。
2、装卸作业量的统计
- 港口吞吐量是装卸作业的综合体现,在计算时,装船货物量和卸船货物量都要计入吞吐量,一艘船舶装载了10000吨煤炭抵达港口并全部卸下,这10000吨就计入港口的卸船吞吐量;如果该港口又将8000吨矿石装上另一艘船,这8000吨就计入装船吞吐量,该港口的吞吐量就是10000 + 8000 = 18000吨(这里仅以散货为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对于中转货物,同样要进行准确统计,中转货物是指在港口进行换装运输工具(如从一艘船换装到另一艘船,或者从船换装到火车、汽车等)的货物,中转货物在计算吞吐量时,装卸量都要计算,即卸船量加上装船量(或装车量等)。
3、时间周期的确定
- 港口吞吐量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周期进行统计,常见的有日吞吐量、月吞吐量、年吞吐量等,日吞吐量是指港口在一天内完成的货物装卸总量;月吞吐量是一个月内各日吞吐量的总和;年吞吐量则是全年各月吞吐量的累计。
三、港口吞吐量计算实例
假设某港口在一天内有以下装卸作业情况:
1、一艘散货船卸下5000吨铁矿石。
2、另一艘散货船装载3000吨煤炭出港。
3、有100个标准箱(TEU)的集装箱货物卸船,每个TEU平均货物重量为10吨。
4、有80个标准箱(TEU)的集装箱货物装船,每个TEU平均货物重量为8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对于散货部分:
- 卸船铁矿石5000吨计入吞吐量。
- 装船煤炭3000吨计入吞吐量,散货部分吞吐量为5000+3000 = 8000吨。
对于集装箱部分:
- 卸船的100个TEU,货物总重量为100×10 = 1000吨,这100个TEU计入吞吐量。
- 装船的80个TEU,货物总重量为80×8 = 640吨,这80个TEU计入吞吐量,由于集装箱以TEU为单位统计吞吐量,这里总共是100 + 80 = 180个TEU,如果要综合考虑重量因素,集装箱货物的重量吞吐量为1000+640 = 1640吨。
该港口当日的总吞吐量为散货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按重量计算时)之和,即8000+1640 = 9640吨;如果按TEU计算则为180个TEU加上散货的重量(在实际统计中,通常会分别列出散货重量和集装箱TEU数量等多种统计数据)。
在实际的港口运营管理和规划中,准确计算港口吞吐量对于评估港口的运营效率、规划港口设施的扩建和升级、安排船舶靠泊计划等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