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剖析现存问题与应对建议》
一、数据治理存在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准确性问题
- 在企业和组织中,数据录入错误是常见的,在销售数据录入时,员工可能因为疏忽将产品的价格或数量写错,这可能是由于人工操作失误,或者缺乏有效的数据验证机制,这种不准确的数据会影响企业对销售趋势的分析,导致错误的决策,如错误预估产品的盈利情况,进而影响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
完整性问题
- 部分数据可能存在缺失的情况,以客户信息管理为例,有些客户的联系方式或者购买偏好等重要信息没有完整记录,这可能是因为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要求或者相关系统存在漏洞,不完整的数据会影响企业对客户的全面了解,无法进行精准的营销活动,降低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一致性问题
- 当企业存在多个数据源时,数据的一致性很难保证,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对同一笔业务的记录可能存在差异,这是由于不同部门对数据的定义、统计口径和时间标准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性会导致企业内部沟通成本增加,影响数据的汇总和分析,难以得出准确的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报告。
2、数据安全风险
外部攻击威胁
-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面临着来自外部黑客的攻击威胁,黑客可能会通过网络漏洞入侵企业的数据库,窃取敏感数据,如客户的个人信息、企业的商业机密等,一些金融机构曾经遭受黑客攻击,导致客户的账户信息泄露,给客户和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内部人员违规操作
- 企业内部员工也可能成为数据安全的隐患,一些员工可能因为疏忽或者恶意,违规访问、修改或泄露数据,员工可能为了方便工作而共享自己的账号密码,或者在离职时带走企业的重要数据资料,这对企业的数据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3、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部门间数据隔离
- 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往往各自为政,建立自己的数据系统,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数据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有效的共享,这是由于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规划,每个部门都从自身需求出发构建数据管理体系,导致数据无法在企业内部自由流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系统间的兼容性差
- 企业使用的不同软件系统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无法实现数据的顺利交互,企业的旧版ERP系统和新采用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无法很好地对接,使得数据在这两个系统之间无法有效整合,影响了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
4、数据治理人才短缺
专业知识要求高
- 数据治理需要专业的人才,他们需要掌握数据管理、统计学、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非常稀缺,在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治理时,既需要懂得数据挖掘算法的技术人员,又需要了解业务逻辑,能够将数据结果转化为实际业务决策建议的人员。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 目前,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数据治理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课程设置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知识,如计算机编程或者单纯的统计学知识,缺乏对数据治理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这导致了数据治理人才的供应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二、针对数据治理问题的建议
1、提升数据质量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流程
- 企业应该建立从数据产生、收集、存储到使用的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在数据产生阶段,要明确数据的标准和规范,例如规定数据的格式、取值范围等,在收集阶段,要进行严格的数据验证,通过自动化的验证工具或者人工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在存储阶段,要定期对数据进行清理和维护,删除无用数据,修复错误数据,在使用阶段,要对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只有符合质量要求的数据才能用于分析和决策。
加强数据治理意识培训
- 企业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数据治理意识的培训,让员工明白数据质量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数据治理中的责任,通过开展定期的数据治理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讲解数据质量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日常工作中保证数据质量,要建立数据质量考核机制,将数据质量与员工的绩效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数据治理工作。
2、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完善数据安全技术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企业要采用先进的数据安全技术来防范外部攻击和内部违规操作,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加密技术等,防火墙可以阻止外部非法访问,IDS能够及时发现并报警潜在的入侵行为,加密技术则可以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敏感数据,如客户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要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
制定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访问权限、数据使用规则和数据泄露的处罚措施等,根据员工的岗位和职责,划分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要建立数据安全审计机制,对数据的访问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审计,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3、打破数据孤岛
建立企业数据中台
-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数据中台来整合各个部门的数据,数据中台是一个数据共享和交互的平台,它可以将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集中存储、管理和分发,通过数据中台,研发部门可以获取销售部门的市场反馈数据,从而调整研发方向;销售部门可以获取生产部门的库存数据,合理安排销售计划,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数据流通性,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
- 企业要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确保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兼容和交互,对数据的命名规则、数据结构、数据类型等进行统一规定,同时制定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标准,使得数据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顺利传输,这需要企业的高层领导牵头,组织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和执行相关标准。
4、培养和引进数据治理人才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完善数据治理人才的培养体系,课程设置要涵盖数据管理、统计学、计算机技术、业务知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开设数据治理概论、数据挖掘、数据安全、企业业务流程等课程,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和引进
-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人才引进的方式解决数据治理人才短缺的问题,在内部,可以选拔有潜力的员工,进行针对性的数据治理培训,培养他们成为企业的数据治理骨干,在人才引进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外部的数据治理专业人才加入,企业要建立数据治理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让他们能够在企业中得到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数据治理是企业和组织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充分认识到数据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提高数据的价值,为企业和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