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恢复,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将灾难恢复分成了级。

欧气 3 0

《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中的灾难恢复分级解析》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企业、政府机构乃至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都至关重要,各种自然或人为的灾难可能随时威胁信息系统的安全,导致数据丢失、业务中断等严重后果,我国的《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框架,其中灾难恢复分级是一个关键内容。

二、灾难恢复分级的意义

1、资源合理配置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恢复,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将灾难恢复分成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不同的信息系统对于业务连续性的要求存在差异,通过将灾难恢复分成不同级别,可以根据系统的重要性、业务影响程度等因素,合理分配资源,对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可能需要高级别的灾难恢复措施,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冗余数据中心、高速数据传输线路等;而对于一些内部办公系统,较低级别的灾难恢复措施就可能满足需求,避免过度投入资源。

2、满足多样化需求

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千差万别,有的对数据完整性要求极高,有的则更关注业务的快速恢复,灾难恢复分级能够适应这种多样化的需求,以医疗信息系统为例,涉及患者病历等重要数据,在灾难恢复时既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又要尽快恢复挂号、诊断等业务流程,通过选择合适的灾难恢复级别,可以定制满足其特殊需求的方案。

3、便于评估与监管

分级体系为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提供了明确的评估标准,企业和机构可以对照标准评估自身的灾难恢复能力,找出差距并进行改进,监管部门也能够依据分级标准对重要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工作进行监管,确保关键信息系统在面临灾难时能够有效应对。

三、灾难恢复的具体分级

1、第1级:基本支持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恢复,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将灾难恢复分成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这是最低级别的灾难恢复,主要特点是数据备份频率较低,可能是每周或更长时间备份一次,备份介质通常存储在本地,且恢复时间较长,可能需要数天到数周,这种级别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低,数据丢失对业务影响相对较小的信息系统,例如一些小型企业的简单办公文档管理系统,如果数据丢失,可以通过手工重新录入等方式在较长时间内恢复,不会对企业运营造成毁灭性打击。

2、第2级:备用场地支持

在这个级别,除了基本的数据备份外,还具备备用场地,当主场地发生灾难时,可以将业务迁移到备用场地进行恢复,备份数据的传输可能相对较慢,恢复时间可能需要1 - 2天,适用于一些有一定业务连续性要求的系统,如小型电商平台的订单管理系统,虽然有一定的业务时效性要求,但可以容忍短时间的中断。

3、第3级:电子传输和部分设备支持

数据备份的频率提高到每天,并且采用电子传输方式将备份数据传输到备用场地,备用场地配备了部分关键设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启动恢复工作,恢复时间目标可能在12 - 24小时左右,例如中型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生产计划等数据需要及时备份,在灾难发生后尽快恢复以避免生产延误。

4、第4级:电子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

备份数据实时或接近实时地传输到备用场地,备用场地拥有完整的设备,可以快速切换业务,恢复时间目标缩短到数小时以内,这一级别适用于对业务连续性要求较高的金融机构的非核心业务系统,如网上银行的客户服务系统等。

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与恢复,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将灾难恢复分成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第5级:实时数据传输及完整设备支持

数据实时传输到备用场地,两个场地可以实现热切换,业务中断时间可以控制在分钟级,适用于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系统、大型电信运营商的计费系统等对业务连续性要求极高的信息系统。

6、第6级:零数据丢失和远程集群支持

不仅实现实时数据传输,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数据零丢失,通过远程集群技术确保业务的高度连续性,这种级别对于国家级的关键信息系统,如国防指挥系统、国家电网的核心调度系统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

我国《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中的灾难恢复分级为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指导,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构,都应根据自身信息系统的特点和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灾难恢复级别,以保障信息系统在面对灾难时能够有效恢复,确保业务的持续稳定运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灾难恢复分级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标签: #信息系统 #灾难备份 #灾难恢复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