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废止后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发展展望》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在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一直在积极探索与变革,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曾经的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废止,这一举措背后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也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废止的背景与意义
(一)适应发展新需求
过去的认定管理办法在一定时期内对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行为、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源环境形势的新变化,旧办法逐渐暴露出与实际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旧办法中的部分认定标准可能限制了新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企业的发展,在灵活性和前瞻性方面存在不足。
(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废止该办法有助于打破一些可能存在的行政性壁垒,让市场在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发挥更充分的主导作用,以往的认定管理可能会导致部分企业过度依赖认定资格来获取政策优惠,而忽视了自身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将更多地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成果在市场中竞争,这有利于激发整个行业的创新活力。
(三)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向高质量发展
新的发展阶段要求资源综合利用从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变,旧办法的废止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腾出了空间,这将促使企业加大对先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和环境效益。
三、国家鼓励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现状
(一)工业领域
1、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余热余压被白白浪费,许多企业开始采用先进的余热余压回收技术,如钢铁企业的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技术(TRT),通过回收高炉煤气在降压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工业废渣综合利用技术
例如粉煤灰、钢渣等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进展,粉煤灰可以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等建筑材料,钢渣经过处理后可用于道路基层材料、钢铁生产的返回料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废渣的堆放,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降低了对天然原材料的开采。
(二)农业领域
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方式日益多样化,秸秆可以通过生物质发电技术转化为电能;秸秆还田技术不断发展,通过机械粉碎、生物腐熟等方式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畜禽粪便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粪便的处理成为重要问题,目前,厌氧发酵技术被广泛应用,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沼气,用于农村能源供应,同时产生的沼渣和沼液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国家鼓励的环境保护技术发展现状
(一)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1、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工业锅炉和火力发电等行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问题,多种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石灰石 - 石膏法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2、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
在化工、涂装、印刷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吸附、催化燃烧、生物处理等VOCs治理技术不断发展,吸附技术可通过活性炭等吸附剂将VOCs吸附,然后进行脱附回收或燃烧处理;催化燃烧技术则能在较低温度下将VOCs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等特点。
(二)水污染防治技术
1、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
城市污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污水回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通过深度处理工艺,如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将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净化,用于工业冷却、城市绿化、景观补水等方面。
2、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不同行业的工业废水具有不同的污染特性,针对这些特性开发了相应的处理技术,电镀废水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技术,通过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将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去除,达到排放标准;造纸废水的处理则侧重于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采用厌氧 - 好氧联合处理技术等。
五、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挑战
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虽然我国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2、资金投入有限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目前企业和社会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有限,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存在一定的缺口,这限制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政策协同性有待加强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涉及多个部门和多项政策,目前政策之间的协同性不够,存在政策冲突和政策空白的情况,影响了技术的推广和产业的发展。
(二)对策
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研发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完善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政策之间的协同配合,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等应相互衔接,形成政策合力,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应加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在高校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六、结论
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废止是我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需要克服诸多挑战,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政策体系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我国有望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共进,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