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

欧气 3 0

本文目录导读:

  1. 低血压
  2. 呼吸抑制
  3. 恶心呕吐
  4. 全脊髓麻醉
  5. 局麻药中毒
  6. 硬膜外血肿
  7. 神经损伤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低血压

1、发生机制

- 椎管内麻醉会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由于阻滞平面以下的肌肉松弛,静脉回流也会受到影响,当交感神经被广泛阻滞时,心脏的交感神经支配也受到抑制,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进一步加重低血压的发生。

2、临床表现

- 患者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测量血压时,收缩压低于基础血压的30%或绝对值低于90mmHg,同时可伴有心率减慢或增快。

3、处理措施

- 首先应加快输液速度,补充血容量,以增加回心血量,可选用晶体液如乳酸林格氏液或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等进行扩容。

- 如果血压仍不能维持,可静脉注射血管收缩药物,如麻黄碱,麻黄碱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使外周血管收缩,同时也有一定的增加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一般每次用量为5 - 15mg,对于心率较慢的患者,也可使用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以提升心率,改善心输出量,从而有助于血压的回升。

呼吸抑制

1、发生机制

- 高位椎管内麻醉(如颈段或上胸段)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神经被阻滞,导致呼吸肌麻痹,尤其是当阻滞平面过高,累及膈神经时,会引起膈肌麻痹,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2、临床表现

- 患者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减小,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停止。

3、处理措施

- 对于轻度呼吸抑制,可给予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果呼吸抑制较严重,应立即行面罩辅助通气,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直到麻醉作用消退,呼吸肌功能恢复。

恶心呕吐

1、发生机制

- 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可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椎管内麻醉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迷走神经相对亢进,也会引起胃肠道蠕动增强和逆蠕动,导致恶心呕吐,手术牵拉内脏等刺激也可能是诱因之一。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临床表现

- 患者出现恶心感,严重时可伴有呕吐,呕吐物可误吸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3、处理措施

- 首先应纠正低血压,改善脑供血,如果是迷走神经亢进引起的,可静脉注射阿托品0.5mg以抑制迷走神经,对于手术牵拉引起的恶心呕吐,可暂停手术操作,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再继续,可给予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4 - 8mg静脉注射。

全脊髓麻醉

1、发生机制

- 这是椎管内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硬膜外麻醉时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将大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导致全部脊神经被阻滞。

2、临床表现

- 患者迅速出现低血压、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心跳骤停而死亡。

3、处理措施

- 一旦发生全脊髓麻醉,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胸外心脏按压等操作,同时快速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静脉注射血管收缩药物提升血压,维持循环稳定,直到患者的脊髓功能恢复。

局麻药中毒

1、发生机制

- 局麻药误入血管或局麻药用量过大,使血液中局麻药浓度过高,患者的个体差异,如肝肾功能不全导致局麻药代谢减慢,也可能引起局麻药中毒。

2、临床表现

- 早期可出现口周麻木、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随着中毒加重,可出现肌肉抽搐、惊厥,严重时可导致呼吸抑制、心跳骤停。

3、处理措施

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一旦发现局麻药中毒,应立即停止注入局麻药,如果患者出现惊厥,应静脉注射地西泮5 - 10mg或硫喷妥钠50 - 100mg以控制惊厥,同时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如果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硬膜外血肿

1、发生机制

- 硬膜外穿刺或置管过程中损伤硬膜外血管,尤其是在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时,更容易发生硬膜外血肿。

2、临床表现

- 患者在椎管内麻醉后,出现背部疼痛,随后可出现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截瘫。

3、处理措施

- 一旦怀疑硬膜外血肿,应立即进行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硬膜外血肿,应尽快进行手术清除血肿,以减轻对脊髓的压迫,尽可能恢复神经功能,对于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抗凝方案,必要时使用拮抗药物以改善凝血功能。

神经损伤

1、发生机制

- 穿刺针直接损伤脊神经或脊髓,或者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作用,都可能导致神经损伤,长时间的压迫,如硬膜外血肿或脓肿形成,也会损害神经。

2、临床表现

- 患者可出现局部感觉减退、麻木,或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如肌力减弱、行走困难等。

3、处理措施

- 对于轻度神经损伤,可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进行治疗,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如果是由于压迫因素引起的神经损伤,如硬膜外血肿或脓肿,应及时解除压迫,对于神经损伤严重且长期不恢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针灸等。

椎管内麻醉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其可能存在多种并发症,因此在实施椎管内麻醉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凝血功能、脊柱情况等,在麻醉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并发症 #处理 #PPT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