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数据治理:工作内容全视角》
一、数据治理的基础: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如同数据世界的“地图”,数据治理首先要对元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包括元数据的采集,从不同的数据源(如数据库、文件系统、应用程序等)中收集关于数据的定义、结构、来源等信息,在一个大型企业中,可能有多种业务系统,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结构和语义,元数据采集就是要将这些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元数据的存储也是重要环节,需要建立专门的元数据存储库,以确保元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这个存储库要能够方便地进行元数据的查询、更新和共享,元数据的维护工作不可或缺,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系统的升级,数据的定义和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及时更新元数据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二、数据质量管理
1、数据质量评估
- 确定数据质量的评估指标是关键的一步,这些指标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等,对于销售数据,准确性要求数据记录的销售额、销售量等信息与实际业务情况相符;完整性则意味着所有的销售订单都有完整的记录,包括客户信息、产品信息等。
- 通过数据探查工具对数据进行扫描,发现数据中的异常情况,在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可能存在部分客户的年龄字段填写不合理,或者某些必填字段为空的情况。
2、数据质量提升
- 数据清洗是提升数据质量的常用手段,对于存在错误、重复或不完整的数据进行修正、删除或补充,将格式不统一的日期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删除重复的客户记录并补充缺失的客户联系方式。
- 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持续跟踪数据质量指标的变化,一旦发现数据质量下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数据始终满足业务需求。
三、数据标准管理
1、标准制定
- 制定数据标准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数据的命名标准、编码标准、数据格式标准等,在一个跨国企业中,对于产品的编码需要有统一的标准,以便于全球范围内的库存管理和销售统计。
- 数据标准的制定要结合行业最佳实践和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金融行业对于账户余额的数据格式可能有严格的规定,企业需要遵循这些规定并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进行细化。
2、标准执行与监督
- 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流程确保数据标准在整个企业内得到执行,在数据录入环节,设置数据格式校验,防止不符合标准的数据进入系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定期对数据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不遵守标准的部门或业务流程进行纠正和指导,以维护数据标准的权威性。
四、主数据管理
1、主数据识别
- 确定哪些数据是主数据是主数据管理的首要任务,像客户、产品、供应商等核心业务实体的数据属于主数据范畴,在零售企业中,产品的基本信息(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等)是主数据,因为这些信息在多个业务系统(如销售系统、库存系统、采购系统等)中被共享和引用。
2、主数据维护与共享
- 建立主数据的单一来源,确保主数据的一致性,设立专门的主数据管理系统,所有对主数据的修改都在这个系统中进行,然后通过数据集成将更新后的数据同步到其他相关系统。
- 实现主数据在不同部门和业务系统之间的共享,提高业务协同效率,销售部门和客服部门可以共享客户主数据,以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五、数据安全管理
1、数据访问控制
- 定义不同用户或角色对数据的访问权限,财务数据可能只有财务部门的特定人员有权查看和修改,而普通员工只能查看部分公开的财务报表。
- 通过身份认证、授权管理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访问的安全性,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如密码加指纹识别,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2、数据加密与脱敏
-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对于用户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 在数据共享或用于测试、开发等场景时,进行数据脱敏,隐藏敏感信息,将用户的真实姓名替换为匿名名称,同时保持数据的基本结构和关系不变,以便在不泄露隐私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分析等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六、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1、数据创建与采集
- 确定数据的创建规则和采集方式,在一个物联网应用中,传感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环境数据,这些数据的创建和采集需要遵循特定的协议和规范。
2、数据存储与维护
-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使用频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对于频繁访问的热数据,可以采用高性能的数据库存储;而对于历史存档数据,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存储介质,如磁带库。
- 在数据存储期间,要进行数据的备份、恢复等维护工作,以防止数据丢失,定期进行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当出现数据损坏或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3、数据使用与共享
- 明确数据的使用目的和共享范围,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企业内部的数据分析团队使用销售数据进行市场趋势分析时,要遵循企业的数据使用政策。
- 在数据共享时,要签订数据共享协议,保护数据所有者的权益,当企业与合作伙伴共享客户数据时,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防止数据被滥用。
4、数据销毁
- 当数据不再有价值或者达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时,要对其进行安全销毁,对于已经注销的客户信息,要按照相关法规和企业政策彻底删除数据,包括从所有存储介质和备份中删除。
数据治理涵盖了从元数据管理到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安全、可用的数据资产,从而支持企业的决策、创新和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