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的文件要求:推动建筑垃圾向资源的高效转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建筑垃圾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文件,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建筑垃圾从废弃物向可利用资源的高效转化。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标准概述
(一)成分分类标准
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建筑材料等,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其成分进行准确分类,渣土可用于场地回填、绿化用土等;废旧混凝土和砖石经过破碎、筛分等处理后可制成再生骨料,用于生产再生混凝土、再生砖等建筑材料,明确的成分分类标准有助于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资源化利用工作,提高资源回收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质量控制标准
1、再生骨料标准
对于由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骨料,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其粒径、颗粒形状、密度、吸水率等指标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再生粗骨料的粒径应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其在再生混凝土中的填充性能和骨架作用,再生骨料的吸水率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
2、再生建筑产品标准
以再生骨料为原料生产的再生建筑产品,如再生砖、再生墙板等,也需要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这些产品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等方面必须达到规定的指标,以保证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文件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的要求
(一)规划目标要求
1、总体目标
相关文件明确设定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总体目标,例如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某个特定比例,这一目标的设定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促使各地区、各企业积极探索提高资源化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2、阶段性目标
除总体目标外,还设定了阶段性目标,在短期、中期和长期内,逐步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这有助于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避免盲目性,在短期可能要求在某个城市的特定区域内,将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通过试点积累经验,然后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源头减量化要求
1、建筑设计环节
在建筑设计阶段,鼓励采用可循环利用、可装配化施工的建筑结构和材料,推广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在建筑拆除后可以方便地回收再利用,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建筑造型和结构,从而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
2、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过程中,要求加强对建筑垃圾产生的管理,施工单位要制定建筑垃圾减排计划,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精确计算建筑材料的用量,避免过度采购和浪费;采用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等,减少施工现场的粉尘和固体废弃物产生。
(三)资源化利用过程要求
1、技术创新要求
文件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研发更高效的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再生处理技术,提高再生骨料的质量和产量,探索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如将建筑垃圾中的有机成分转化为生物能源等。
2、设施建设要求
各地要规划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这些设施应具备完善的处理工艺,能够满足当地建筑垃圾处理的需求,并且要合理布局,避免因设施选址不当而产生二次污染或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
3、市场推广要求
要积极推广使用再生建筑产品,政府在公共工程建设中应优先采用再生建筑产品,为其创造市场需求,加强对再生建筑产品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其质量和性能的认知度,消除消费者的疑虑,促进再生建筑产品在市场上的广泛应用。
四、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
1、财政补贴政策
政府对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补贴范围包括设备购置、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等方面,对购置新型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税收优惠政策
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如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这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领域。
(二)监管体系
1、准入监管
建立严格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准入制度,对企业的技术水平、设备条件、环保措施等进行审核,只有符合要求的企业才能从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业务,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2、过程监管
加强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的监管,包括对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监管,监管部门要定期检查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防止出现违规行为,如非法倾倒建筑垃圾、生产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再生建筑产品等。
(三)人才培养
1、专业人才需求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技术研发人员、生产操作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建筑材料、环境工程、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2、培养途径
通过高校教育、职业培训等多种途径培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专业人才,高校可以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高层次的研发和管理人才;职业培训机构可以针对生产操作岗位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的文件要求涵盖了从建筑垃圾的分类标准、资源化利用的目标设定、源头减量化到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内容,这些要求的全面落实将有助于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