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数据仓库的数据存储层次:从底层到上层的全方位剖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仓库的数据存储层次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体系,它在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利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源数据层
源数据层是数据仓库的起点,它包含了来自企业内外部各种数据源的数据,这些数据源种类繁多,例如企业内部的业务系统,像销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它们各自记录着不同业务流程中的数据,外部数据源可能包括市场调研数据、行业统计数据等。
源数据具有原始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数据格式可能是结构化的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如存储在Oracle、MySQL中的表格数据;也可能是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文件、图像、视频等,数据的质量在这一层也参差不齐,可能存在数据不完整、数据重复、数据错误等问题,在销售数据中可能存在个别订单信息缺失某些必填字段,或者由于系统故障导致同一笔销售记录被重复录入,这就需要在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清洗和转换。
二、数据获取层(ETL层)
ETL(Extract,Transform,Load)层负责从源数据层抽取数据,对其进行转换处理,然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抽取过程需要识别并选择要从源数据中获取哪些数据,这可能是基于业务需求,例如只抽取最近一年的销售数据用于分析销售趋势,转换操作涵盖了多个方面,数据清洗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会处理源数据中的错误、不完整和重复数据,将错误的日期格式纠正为统一的格式,补充缺失的客户信息,去除重复的订单记录等,数据转换还包括数据标准化,将不同数据源中表示同一概念但格式不同的数据统一起来,比如将不同系统中以不同单位表示的销售额统一为人民币元,还可能进行数据集成,将来自多个数据源的相关数据合并在一起,如将销售系统中的订单数据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的客户详细信息整合,经过处理的数据被加载到数据仓库的下一层。
三、数据存储层(ODS、DW层)
1、操作数据存储(ODS)
ODS是数据仓库体系中的一个过渡性存储区域,它存储了从源数据经过初步处理后的近实时数据,ODS中的数据结构通常与源数据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清洗和转换,ODS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营分析和快速的数据查询需求,企业可能需要实时查询当天的订单处理情况,ODS就能够快速提供这些数据。
2、数据仓库(DW)层
DW层是数据仓库的核心存储区域,它按照特定的主题域对数据进行组织和存储,主题域可以是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在DW层,数据以一种集成的、面向主题的、相对稳定的方式存储,在销售主题域下,会存储与销售相关的各个维度的数据,如产品维度(产品名称、产品类别、产品价格等)、时间维度(年、季、月、日等)、地域维度(国家、省份、城市等)以及销售事实数据(销售额、销售量等),这种多维的数据存储方式便于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如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OLAP)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数据集市层
数据集市是从数据仓库中派生出来的、面向特定部门或用户群体的数据集合,它是为了满足特定用户的特定需求而创建的,市场部门可能需要一个专门的数据集市,其中包含与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市场份额等相关的数据,数据集市的数据结构和内容是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定制的,它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可以提高特定用户获取数据的效率,因为它只包含了与这些用户相关的数据,避免了在整个数据仓库中进行大规模的数据搜索。
五、数据应用层
数据应用层是数据仓库数据存储层次的最上层,它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和各种数据应用,这一层包括各种数据分析工具、报表生成工具、数据可视化工具等,通过使用Tableau等数据可视化工具,用户可以直观地查看销售数据的趋势图、不同地区销售额的占比饼图等,报表生成工具可以根据预设的模板生成各种业务报表,如财务报表、销售业绩报表等,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也可以在这一层应用于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以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如预测销售量的变化趋势、识别客户的潜在流失风险等。
数据仓库的数据存储层次从源数据层开始,经过ETL层的处理,逐步构建起ODS、DW层,衍生出数据集市,最终服务于数据应用层,各个层次相互关联、相互协作,共同为企业的决策支持、业务分析等提供有力的数据保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