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选址原则:纠正错误认知》
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的选址是一项极为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关乎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利益平衡,在关于其选址原则方面,存在着不少误解。
对环境因素的误解
1、风向与空气扩散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只要远离城市中心,就无需过多考虑风向对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选址的影响,风向对于防止污染物扩散到居民区、农业区等有着关键意义,如果选址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即便距离城市有一定距离,在特殊气象条件下,如静风天气或者逆温层出现时,填埋处置工程中产生的异味气体,像甲烷、硫化氢等,依然可能会向城市区域扩散,影响空气质量和居民的生活环境,而对于资源化利用工程,例如垃圾焚烧发电的资源化项目,风向不当可能导致燃烧产生的微量有害气体,如二噁英等,在特殊气象下影响周边更大范围。
2、水资源关联方面
有人觉得只要工程有一定的污水处理设施,选址就可以不严格考虑周边水资源情况,这是不正确的,无论是填埋处置工程中的渗滤液,还是资源化利用工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废水,如果选址靠近地表水体,如河流、湖泊等,一旦发生污水泄漏或者处理不达标的情况,就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填埋场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可能会渗入地下水体,影响地下水水质,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的饮用水源,周边水资源的状况也会影响工程的运行成本,若水资源匮乏,工程获取水资源用于生产作业或者污染处理将会面临高昂的成本。
社会因素方面的错误认知
1、人口密度考量
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只要人口密度不是特别高的区域就适合作为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的选址,这忽略了人口分布的动态性以及周边居民的敏感性,即使当前人口密度较低,但如果该区域处于城市规划中的发展方向上,随着城市的扩张,未来可能会有大量人口迁入,周边少量居民也可能因为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产生强烈反对,导致社会矛盾,一些填埋处置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周边少量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环境诉求,引发了居民的抵制行动,影响工程的正常推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交通便利性
很多人错误地觉得只要有基本的道路连接就满足了交通需求,对于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选址来说交通便利性不仅仅是有道路这么简单,如果交通不够便利,大型运输车辆频繁进出会对周边的交通状况造成严重影响,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对于资源化利用工程,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效率低下会增加成本,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垃圾运输到资源化利用工厂如果路途遥远且交通拥堵,垃圾可能会在运输途中发酵变质,产生更多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增加了运输成本。
经济因素方面的错误观念
1、土地成本主导
部分人认为只要土地成本低就可以优先选择作为工程选址,这种观点忽视了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和长远发展潜力,一块看似便宜的土地,如果位于生态脆弱区或者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如湿地周边或者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从长远来看,工程建设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填埋处置工程破坏了湿地周边的生态,可能会影响湿地对洪水的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后续为了修复生态可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2、基础设施配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有人错误地认为可以在没有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的区域进行选址,后期再逐步完善,但实际上,缺乏基础设施配套会大大增加工程的前期建设成本和运营风险,比如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资源化利用工程中的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没有完善的通信设施,不利于工程的智能化管理和应急响应。
对于资源化利用和填埋处置工程的选址原则,需要综合、全面、科学地考量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纠正这些常见的错误观念,才能确保工程选址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