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标准表格解析》
课程标准表格的构成要素
1、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这是对课程的直接称呼,如“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等,它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课程的核心内容领域。
课程代码:是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唯一标识符,便于教学管理、课程安排和学生选课等工作的开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课程类型:可以分为理论课、实践课或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电子商务物流”可能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物流流程模拟实践的部分。
学分与学时:学分反映了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权重,学时则明确了课程教学所需要的时间总量,一门3学分的课程可能需要48 - 72学时不等,其中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不同教学环节所占用的时间。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 涵盖本课程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在“电子商务网页设计”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HTML、CSS、JavaScript等网页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构建电子商务网站页面的基石,能够让学生理解网页结构、样式设计和交互功能实现的原理。
- 对于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如“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课程中的各种支付方式(如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的操作流程、安全机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子商务交易中的资金流转环节。
能力目标
- 实践操作能力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关键能力目标之一,以“电子商务运营”课程为例,学生要具备网店开设、商品上架、订单处理、客户服务等实际运营能力,通过模拟平台或真实项目的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电商平台的后台管理功能,提高运营效率。
-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可或缺,在“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电商数据,如网站流量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从而能够发现问题(如用户流失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优化网站页面布局、改进营销策略等)。
素质目标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电子商务项目实践中,如开发一个电商APP,需要涉及到前端开发、后端开发、UI设计、市场推广等多个岗位的协作,通过小组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电子商务领域发展迅速,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不断涌现,课程应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创新,例如在“电子商务创业”课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市场空白,提出独特的商业创意,并能够将其转化为可行的创业计划。
3、与要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框架
- 以“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课程为例,其内容框架可能包括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的规划与设计、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等模块,每个模块之间相互关联,逐步构建起学生对电子商务供应链的整体认知。
- 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中,内容框架会涵盖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概述、电子合同法律制度、电子签名与认证法律制度、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等方面,这有助于学生在从事电子商务活动时能够依法合规经营。
内容要求
- 对于每个课程内容模块,都有明确的要求,在“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课程中,对于加密技术这一内容模块,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基本原理,还要能够运用相关加密算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加密和解密操作。
- 在“电子商务客服”课程中,对于客户沟通技巧这一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不同场景下(如售前咨询、售中跟进、售后处理)的沟通话术,能够以专业、热情、耐心的态度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
4、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方法建议
- 项目驱动教学法适用于许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例如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个完整的网站建设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如需求分析、网站规划、页面设计、功能开发、测试上线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案例教学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电子商务营销策略”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大量成功和失败的电商营销案例,如小米公司的饥饿营销策略、某些电商品牌因虚假宣传而失败的案例等,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营销策略的实施要点、效果评估以及风险防范等知识。
教学资源建议
-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应选择内容新颖、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的教材,一本好的“移动电子商务”教材应包含最新的移动支付技术、移动营销模式等内容。
- 网络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专业的电子商务学习网站,如艾瑞网、亿邦动力网等,这些网站提供了大量的行业资讯、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线课程平台上的相关课程视频也可以作为辅助教学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上的电子商务相关课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考核方式建议
-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是较为科学的考核方式,在“电子商务实训”课程中,过程性考核可以包括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出勤情况、小组项目中的表现(如任务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等)、课堂提问与讨论的参与度等,终结性考核可以是一个综合的实训项目成果展示和答辩,考核学生对实训内容的整体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 在“电子商务理论课程”中,过程性考核可以包括平时作业、小测验等,终结性考核则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一些综合性问题的分析解答能力。
5、课程相关说明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 对于“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课程,其先修课程可能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等,先修课程为学生学习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奠定了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数据库基本概念基础,后续课程可能有电子商务系统开发等,学生在掌握数据库技术后,能够将其应用于电商系统的开发中,如构建商品数据库、用户数据库等。
- 在“电子商务营销策划”课程中,先修课程可能有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等,通过先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营销的基本理论和网络营销的特点有了了解,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营销策划课程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针对电子商务环境的营销策划能力,后续课程可能包括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等,因为营销策划是电商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课程更新与调整
-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与调整,随着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逐渐兴起,相关课程如“电子商务新技术应用”应及时增加区块链技术在商品溯源、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应用内容。
- 当新的电商法律法规出台时,如《电子商务法》的实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新法规中的重点条款进行详细解读,确保学生所学内容与行业法规要求相符合。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标准表格是一个全面、系统地规划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它涵盖了课程从基本信息到教学实施、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为培养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标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