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困境与突围》
一、云南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使用现状及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数据标准不统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云南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的运行过程中,数据标准的不统一成为一大阻碍,公检法司等不同部门在长期的独立运作中,各自形成了一套数据格式和标准,对于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信息,公安机关可能侧重于身份信息、前科记录等方面的特定格式记录,而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对同一嫌疑人信息的关注点和记录方式有所不同,在数据对接时就容易出现信息不匹配的情况,这种数据标准的差异导致大量数据在跨部门流转时需要进行人工重新梳理和录入,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容易产生数据错误和遗漏。
(二)数据共享存在壁垒
虽然建立了大数据办案平台,但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仍然存在壁垒,出于对数据安全和部门利益的考量,部分部门在数据共享时较为谨慎,一些司法机关担心共享数据可能会泄露本部门的办案思路、内部工作流程等敏感信息,技术层面的限制也使得数据共享难以完全实现,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由不同的技术团队开发和维护,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较差,导致数据在共享过程中经常出现传输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
(三)人员操作与培训不足
平台的有效使用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但目前在云南省的情况来看,这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许多基层政法工作人员对大数据办案平台的操作不够熟练,新的平台功能较为复杂,涉及案件受理、流转、证据上传与审查等多个环节,但相关的培训却未能及时跟上,一些工作人员仅仅了解平台的基本功能,对于一些高级功能,如大数据分析辅助办案等,缺乏足够的操作能力,这就使得平台的很多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案效率。
(四)系统稳定性与维护问题
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系统稳定性的挑战,由于该平台整合了多个部门的业务流程,数据流量较大,在案件办理高峰期时,容易出现系统卡顿甚至崩溃的情况,在一些涉及群体性案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集中办理时,大量的证据材料上传、案件信息查询等操作会使系统不堪重负,平台的维护工作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系统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进行修复,导致办案工作被迫中断,影响案件办理的时效性。
(五)数据安全保障面临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至关重要,云南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存储着大量敏感的案件信息,包括当事人隐私、案件侦查细节等,目前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时刻威胁着平台的安全,现有的安全防护技术可能无法抵御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手段;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如工作人员的权限管理不够精细,可能存在个别人员违规操作获取不应知晓的数据等情况。
二、解决云南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困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统一数据标准
由省级政法部门牵头,联合公检法司等各部门共同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对案件信息中的各类要素,如人员信息、案件类型、证据类型等进行详细规范,确保各部门在数据录入和使用时有明确的标准可依,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部门的业务需求和既有数据情况,尽量减少对各部门正常业务的影响。
(二)打破数据共享壁垒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消除部门间的顾虑,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安全保障机制,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方式和责任,确保数据共享过程中的安全,在技术层面,加大投入,整合各部门的信息系统,提高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可以采用统一的接口标准,使数据能够在不同系统之间顺畅传输。
(三)加强人员操作培训
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政法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平台的基本操作,还要涵盖数据分析、流程管理等高级功能,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线上提供操作教程和模拟演练,线下进行实际操作指导和案例分析,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平台操作技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提高系统稳定性与维护能力
优化平台的架构设计,增加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资源配置,以应对案件办理高峰期的数据流量,建立完善的系统监控机制,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加强维护团队的建设,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响应并修复。
(五)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对平台数据进行全方位保护,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和职责,精细划分数据访问权限,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防止内部数据泄露风险。
云南省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存在诸多困难问题,但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将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办案效率、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