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废钢利用率低的多重因素剖析》
一、引言
随着中国钢铁产业的不断发展,废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钢铁原料资源,其有效利用对于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废钢利用率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这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废钢供应体系不完善
(一)回收渠道分散
我国废钢回收的主体众多且分散,包括大量的个体回收者、小型回收站等,这些分散的回收主体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使得废钢回收的效率低下,个体回收者往往凭借简单的工具和简陋的场地进行回收,在回收过程中难以对废钢进行细致的分类和初步处理,在一些居民区的废旧物品回收点,废钢可能与其他金属、塑料等混合堆放,这不仅增加了后续加工处理的难度,而且容易造成废钢的损耗和品质下降。
(二)来源不稳定
废钢的来源较为复杂,包括建筑拆迁、工业报废设备、废旧汽车等,但是这些来源的供应不稳定,例如建筑拆迁工程受城市规划、政策等因素影响,拆迁时间和规模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废钢供应的间歇性,工业报废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没有固定的周期,而且不同企业的设备管理和报废处理方式差异较大,使得废钢从工业领域的稳定供应难以保证,废旧汽车的回收同样面临类似问题,相关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以及拆解回收企业的发展水平都影响着废旧汽车废钢的供应稳定性。
三、加工技术和设备落后
(一)加工技术水平低
我国部分废钢加工企业的技术水平有限,在废钢的加工处理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去除杂质和提高废钢的质量,在一些小型废钢加工点,采用的是较为原始的切割、破碎方法,难以将废钢中的有色金属、塑料、油漆等杂质彻底分离,这就导致加工后的废钢在用于钢铁生产时,可能会对钢铁产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如增加钢材中的杂质含量,降低钢材的强度和韧性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设备陈旧且缺乏升级
许多废钢加工企业的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陈旧的设备在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和环保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一些老式的破碎机在破碎废钢时,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噪音污染,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能力,这些企业难以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无法适应现代钢铁生产对高质量废钢的需求。
四、钢铁生产工艺和成本因素
(一)钢铁生产工艺限制
我国一些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仍然以长流程为主,这种生产工艺对铁矿石等原生资源的依赖度较高,长流程钢铁生产工艺具有规模大、设备复杂等特点,在现有的生产体系下,企业要转向更多地利用废钢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改造和工艺调整,转炉炼钢工艺在使用废钢时,对废钢的质量、配比等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废钢质量不稳定或者配比不合理,可能会影响炼钢的正常进行,导致炉况不稳定、钢水质量波动等问题。
(二)成本考量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废钢的成本相对较高,废钢的价格波动较大,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国际废钢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当废钢价格过高时,钢铁企业为了控制生产成本,可能会减少废钢的使用量,废钢的加工处理成本也不容忽视,由于废钢回收和加工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废钢加工成本较高,包括运输成本、分类处理成本、杂质去除成本等,从偏远地区回收的废钢运输到钢铁企业需要较高的运输费用,这使得废钢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上升,降低了其在钢铁生产中的竞争力。
五、政策和市场环境不完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法规,但针对废钢利用的具体政策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在废钢回收企业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面,政策的覆盖面和补贴力度还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这使得废钢回收和加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紧张等问题,难以扩大规模和提升技术水平。
(二)市场监管不到位
废钢市场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交易行为,如以次充好、虚假报价等,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这些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这损害了正规废钢回收和加工企业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影响了钢铁企业对废钢质量的信任,使得钢铁企业在使用废钢时更加谨慎,从而阻碍了废钢利用率的提高。
六、结论
我国废钢利用率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提高废钢利用率,需要从完善废钢供应体系、提升加工技术和设备水平、优化钢铁生产工艺、降低成本以及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等多方面入手,只有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废钢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我国钢铁行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