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欧气 3 0

本文目录导读:

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总则
  2. 危化品的定义与分类
  3. 危化品的采购
  4. 危化品的储存
  5. 危化品的使用
  6. 危化品的运输
  7. 危化品废弃物的处理
  8.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9. 应急管理
  10. 培训与教育

《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总则

1、目的

为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保障实验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环境,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转,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涉及危化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和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

危化品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分类

根据危化品的危险特性,可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

危化品的采购

1、采购计划

实验室应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制定危化品年度采购计划,计划应明确危化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用途等信息。

2、供应商选择

必须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危化品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化学品标签等资料。

3、审批流程

危化品采购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由实验室负责人审核采购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

危化品的储存

1、储存场所要求

(1)应设置专门的危化品储存库,储存库应符合防火、防爆、防盗、防泄漏等要求。

(2)储存库应远离火源、热源、电源,保持通风良好,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通风设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等。

2、分类存放

(1)不同类别的危化品应分开存放,严禁混存,氧化剂与还原剂、酸与碱等不得混存。

(2)储存库内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危化品的名称、危险特性、储存数量、灭火方法等信息。

3、储存数量限制

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应根据储存库的安全容量,合理控制危化品的储存数量,不得超量储存。

危化品的使用

1、人员要求

(1)使用危化品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危化品的性质、危害和使用方法,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2)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使用危化品。

2、操作规程

(1)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危化品使用操作规程,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在使用危化品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3、用量控制

应根据实验需求,精确控制危化品的用量,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危险。

危化品的运输

1、内部运输

(1)在实验室内运输危化品时,应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如防爆推车等。

(2)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危化品包装完好,防止泄漏。

2、外部运输

(1)如需将危化品运输至实验室外,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运输单位进行运输。

(2)在运输前,应与运输单位签订运输合同,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

危化品废弃物的处理

1、分类收集

(1)危化品废弃物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收集,不得混装。

(2)收集容器应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防止废弃物泄漏。

2、处理方式

(1)应根据危化品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合法、合规的处理方式,对于剧毒、放射性等特殊危化品废弃物,应委托专业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2)严禁将危化品废弃物随意倾倒、排放。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1、定期检查

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实验室应定期对危化品的采购、储存、使用、运输和废弃物处理等环节进行安全检查。

(2)检查内容包括危化品的管理台账、安全设施的运行情况、人员的操作规范等。

2、隐患排查

(1)建立危化品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对于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

应急管理

1、应急预案制定

实验室应制定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救援措施等内容。

2、应急演练

(1)定期组织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2)演练结束后,应对应急演练进行总结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3、应急物资配备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灭火器、急救药品、泄漏应急处理工具等,并确保应急物资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培训与教育

1、培训计划

制定危化品安全培训计划,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危化品安全知识培训。

2、培训内容

包括危化品的性质、危害、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

3、培训记录

建立培训记录档案,记录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等信息。

十一、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2、本制度由实验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标签: #实验室 #安全管理 #制度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