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的现状、构成及背后的思考》
一、农村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概况
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近年来,我国在农村道路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许多村庄实现了水泥路或柏油路的村村通、组组通,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以及农产品的运输,在水利设施方面,农田灌溉系统不断完善,一些地区修建了现代化的灌溉渠道和水利枢纽,提高了农业灌溉的效率,农村的电力设施也得到了加强,基本实现了稳定供电,满足了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
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农村的教育设施逐步改善,许多乡村学校新建了教学楼、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医疗卫生设施也有所发展,村卫生室能够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一些地区还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尽管有这些进步,但在服务对象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的构成情况
(一)以常住居民为主
1、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目前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常住居民,这部分人群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为主,农村的灌溉设施,其修建和维护主要是为了满足常住农民的农田灌溉需求,这些农民世世代代依赖土地为生,他们是农村的主体,也是基础设施最直接的使用者,像农村的一些简易仓储设施,也是为了方便常住居民储存粮食、农具等生产生活资料。
2、农村的医疗卫生设施,其服务的核心也是常住居民,村卫生室的日常诊疗对象多为当地的常住老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因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农村常住居民的年龄结构相对老化,这些设施更多地围绕着他们的健康需求运转,如为老年人提供定期的体检、慢性病管理等服务。
(二)忽视特殊群体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返乡创业人员的需求未得到充分重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些外出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创业,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有着特殊的需求,返乡创业人员如果从事农产品加工,可能需要更稳定、高质量的电力供应和便捷的物流运输设施,但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大多是按照传统的农村生产生活模式构建的,没有充分考虑到这部分群体的特殊需求。
2、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贫困户等,他们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存在诸多不便之处,比如农村的道路建设虽然实现了基本的通达,但并没有全面考虑到残疾人出行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一些贫困家庭可能因为缺乏相应的引导和设施支持,无法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和培训资源来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
(三)对流动人员服务缺失
1、农村的旅游旺季或农忙时节会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流入,农村现有的住房、餐饮等基础设施并没有为这些流动人员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一些水果采摘旺季,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农村,他们的住宿条件往往十分简陋,缺乏统一管理和基本的卫生保障。
2、随着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来旅游的游客数量逐渐增加,但农村的旅游基础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建设还不够完善,服务对象主要还是集中在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设施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制约了农村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背后的思考
农村基础设施服务对象单一反映出当前农村发展规划中的一些局限性,这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思维的影响结果,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中,农村被视为单纯的农业生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展开,缺乏对农村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前瞻性考虑,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和统筹规划,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时,没有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导致设施建设与实际需求脱节。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转变观念,以更全面、多元化的视角看待农村发展,在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类群体的需求,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等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和流动人员需求的设施建设,如完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加强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推动农村全面、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