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三年级混合运算全解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混合运算的概念
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混合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混合运算就是在一个算式里,包含了加、减、乘、除多种运算符号的运算,3 + 4×2 - 1,这个算式里既有加法、减法,又有乘法,这就是一个混合运算的式子。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先乘除后加减
这是混合运算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运算顺序,以算式4 + 5×3为例,如果不按照顺序计算,先计算加法得到9×3 = 27,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先计算乘法5×3 = 15,再计算加法4+15 = 19,这是因为乘法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在实际意义上,乘法的优先级更高,如果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5个人,然后再加上4个人,肯定是先算出3个小组的人数(5×3),再加上另外的4个人。
2、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当算式中有括号时,要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内容。(3 + 2)×4,我们要先计算括号里的3+2 = 5,然后再计算5×4 = 20,括号的作用就像是一个小盒子,把需要优先计算的部分装起来,告诉我们要先处理这个小盒子里的运算,再比如:9÷(3 - 1),先算3 - 1 = 2,再算9÷2 = 4.5。
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
1、脱式计算
在三年级进行混合运算时,我们通常采用脱式计算的方法,脱式计算就是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它遵循前面提到的运算顺序,例如计算25+7×3,我们先写:
\[
\begin{align*}
&25+7×3\\
=&25 + 21\\
=&46
\end{align*}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先将7×3的结果算出来写在下面,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如果是有括号的式子,如(12 - 3)×4,书写如下:
\[
\begin{align*}
&(12 - 3)×4\\
=&9×4\\
=&36
\end{align*}
\]
2、等号的对齐
在脱式计算中,等号要上下对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计算过程更加清晰、规范,方便检查和纠错,如果等号没有对齐,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容易出现计算错误。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1、购物问题
小明去商店买文具,一支铅笔2元,一个笔记本5元,他买了3支铅笔和2个笔记本,我们可以列出混合运算式子来计算总花费:2×3+5×2,先计算乘法,2×3 = 6元(铅笔的总花费),5×2 = 10元(笔记本的总花费),再计算加法6+10 = 16元,所以小明总共花费16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工程问题
一个工程队修一条路,每天修8米,修了5天之后,还剩下20米没修,这条路一共有多长?我们可以用混合运算式子8×5+20来计算,先算乘法8×5 = 40米(已经修的长度),再加上剩下的20米,得到40+20 = 60米,即这条路一共60米长。
混合运算的易错点及解决方法
1、运算顺序错误
这是最常见的错误,有的同学容易忘记先乘除后加减或者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规则,解决方法是多做练习题,并且在做题时,先标记出运算顺序,例如对于式子3+4×2,先在4×2下面画一条线,表示要先计算这个部分。
2、计算错误
在混合运算中,可能会出现简单的计算失误,如乘法口诀记错或者加法减法算错,这就需要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做口算练习、每日计算小练习等方式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混合运算的拓展学习
1、多层括号的运算
当算式中有多层括号时,如[(3+2)×(4 - 1)]÷3,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2 = 5和4 - 1 = 3,然后再算中括号里的5×3 = 15,最后算15÷3 = 5。
2、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随着学习的深入,在混合运算中还会涉及到简便计算,例如25×4+75×4,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写成(25 + 75)×4 = 100×4 = 400,这可以让计算更加快捷,但在三年级初步学习混合运算时,主要还是先掌握基本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混合运算在三年级数学中是一个基础且关键的内容,它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同学们需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