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数据治理:涵盖的多方面内容》
一、数据治理的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治理是一个组织为了确保数据的高质量、安全性、可用性和合规性而建立的一系列流程、策略、标准和框架的集合,它旨在对数据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就如同治理一个国家需要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和资源调配一样,数据治理为企业或组织的数据世界构建了一套管理体系。
从本质上讲,数据治理是一种将数据视为重要资产的管理理念的体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无处不在且海量增长,数据治理能够让数据发挥最大价值的同时,防范因数据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一个大型企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客户数据等,如果没有数据治理,这些数据可能是混乱的、不准确的、不安全的,从而影响企业的决策、运营效率以及客户信任度。
二、数据治理内容包括的几个方面
1、数据质量管理
- 数据质量的评估是数据质量管理的基础,这需要定义一系列的数据质量指标,如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等,在金融机构中,客户的账户余额数据必须准确无误,若存在数据错误可能导致严重的财务风险,对于完整性而言,客户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必须完整填写,否则在进行客户服务或者风险评估时会遇到障碍。
- 数据清洗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识别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重复、不完整等问题,来净化数据环境,在电商企业中,可能存在同一用户多次注册产生的重复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可以将这些重复数据合并或者删除,确保用户数据的唯一性。
- 数据质量监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能够及时发现数据质量的波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设定数据质量阈值,当数据的准确性低于某个设定值时,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2、数据安全管理
- 数据访问控制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资源,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员工可能需要访问不同级别的数据,如人力资源部门可以访问员工的基本信息,但财务数据可能只有财务部门和高级管理层能够访问,通过身份认证、权限管理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
- 数据加密是保护数据机密性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敏感数据,如企业的商业机密、客户的隐私信息等,无论是在数据存储阶段还是传输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加密处理,在医疗行业,患者的病历信息属于高度敏感数据,通过加密技术可以防止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者篡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安全审计能够追踪和监控数据的使用情况,通过记录数据的访问、修改等操作,以便在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能够追溯原因并确定责任,如果发现企业的重要数据被非法访问,通过数据安全审计记录可以查找出是哪个账号、在什么时间、进行了何种操作。
3、元数据管理
- 元数据的采集是元数据管理的第一步,元数据包括数据的定义、来源、结构、关系等信息,在一个数据库中,表结构的定义、字段的含义等都是元数据,通过专门的工具和技术采集这些元数据,为数据的理解和管理提供基础。
- 元数据的存储需要建立专门的存储库,将采集到的元数据进行集中存储,便于查询、共享和维护,这样,当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需要了解数据的相关信息时,可以从元数据存储库中获取,避免了因信息不明确而导致的数据使用错误。
- 元数据的应用能够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管理效率,在数据仓库的建设中,元数据可以帮助数据工程师更好地理解数据源的结构和内容,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操作,元数据也有助于数据治理团队制定数据管理策略,如数据分类、数据归档等。
4、主数据管理
- 主数据的识别是主数据管理的核心,主数据是企业中最关键、最基础的数据,如客户数据、产品数据、员工数据等,这些数据在企业的多个业务系统中可能存在,并且需要保持一致性,在一家跨国企业中,不同地区的分公司可能使用不同的业务系统,但客户的基本信息(如客户编号、客户名称等)作为主数据,必须在各个系统中保持一致。
- 主数据的整合能够消除数据孤岛,当企业存在多个业务系统时,主数据可能分散在各个系统中且存在差异,通过主数据整合,将各个系统中的主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将企业的销售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中的客户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准确的客户主数据视图。
- 主数据的维护需要建立专门的流程和机制,由于主数据的重要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更新、审核等操作,当客户的联系地址发生变更时,需要及时更新客户主数据,并且要经过相关的审核流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5、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的创建阶段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在企业的业务运营过程中,当产生新的数据时,要明确数据的格式、编码规则等,新员工入职时,其个人信息的录入要按照企业设定的员工数据标准进行填写。
- 数据的存储管理要考虑存储的成本、安全性和可用性,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访问频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如对于频繁访问的热数据可以采用高性能的存储设备,而对于不经常访问的冷数据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存储方式,要确保存储的数据能够安全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 数据的使用阶段要进行权限管理和数据共享的控制,不同部门和人员根据其业务需求使用数据,但要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市场部门可以使用客户的基本信息和部分消费数据来进行市场分析,但不能随意将这些数据共享给外部机构。
- 数据的销毁阶段也要遵循相关规定,当数据不再有价值或者达到数据保留期限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特别是对于包含敏感信息的数据,要确保销毁彻底,防止数据泄露。
6、数据治理的组织与人员
- 数据治理委员会是数据治理的决策机构,它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部门代表和技术专家等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数据治理的战略、政策和目标,协调数据治理过程中的部门间利益冲突,在决定企业的数据安全策略时,数据治理委员会要综合考虑业务发展需求、技术可行性和合规性要求等因素,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 数据所有者是数据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他们负责确定数据的业务需求、定义数据的质量标准等,在销售部门,销售经理作为销售数据的所有者,要明确销售数据需要满足哪些业务需求,如销售数据的统计口径、数据更新的频率等。
- 数据管理员则负责具体的数据管理工作,他们执行数据治理委员会制定的政策和数据所有者提出的要求,如进行数据的日常维护、数据质量监控等工作,在一个大型数据库环境中,数据管理员要确保数据库的正常运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
数据治理涵盖了从数据质量到安全,从元数据到主数据,从数据生命周期到组织人员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对于现代企业和组织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