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数据安全法〉第27条:构建数据安全的关键防线》
《数据安全法》第27条规定:“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履行上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应当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这一规定从多个层面为保障数据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1、数据处理活动的规范依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处理活动无处不在,从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到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提供,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意味着要依据法律法规的框架,将数据安全的要求融入到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每一个环节,在数据收集阶段,要确保收集的合法性,明确告知数据主体收集的目的、范围、方式等,获得必要的同意,对于存储环节,要考虑数据存储的物理环境安全、存储介质的可靠性以及数据备份的策略等。
2、制度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全流程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不是各个环节制度的简单拼凑,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需要涵盖数据安全策略的制定、数据分类分级的标准、数据访问控制的规则、数据安全审计的流程等多方面内容,以数据分类分级为例,企业需要根据数据的敏感性、重要性等因素,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级别,针对不同级别的数据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对于涉及国家安全、个人隐私等高度敏感的重要数据,要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密存储、限制访问人数等。
二、数据安全教育培训的组织开展
1、提升数据安全意识
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数据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无论是数据处理者的内部员工,还是涉及数据相关业务的外部合作伙伴,都需要具备数据安全意识,对于员工来说,要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数据泄露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如何遵守数据安全制度,员工在使用公司内部数据系统时,要知道如何识别钓鱼邮件、避免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文件等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的风险行为。
2、技术与管理知识的传授
数据安全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意识的提升,还包括数据安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授,在技术方面,要让相关人员掌握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入侵检测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在管理方面,要传授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如数据访问权限的申请与审批流程、数据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等,这样,在整个数据处理的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人员都能够在数据安全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相应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的采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技术措施的多样性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是保障数据安全的核心手段之一,加密技术是保护数据机密性的关键,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即使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窃取者也无法获取数据的真实内容,访问控制技术能够限制对数据的访问,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特定的数据资源,在企业的数据库管理中,通过设置用户账号和密码,并且根据用户的角色分配不同的访问权限,如普通员工只能查看部分业务数据,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查看和修改更全面的数据。
2、其他必要措施的补充
除了技术措施,其他必要措施也不可或缺,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就是一种重要的必要措施,当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隔离受影响的系统、进行数据恢复等,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数据处理者与第三方合作伙伴签订的数据安全协议也是一种必要措施,明确双方在数据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在数据共享等业务合作过程中数据的安全。
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基础上的特殊要求
1、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依托
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时,要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为数据处理活动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安全框架,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和安全需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要求按照相应的等级标准进行安全建设和管理,对于金融、电信等关键行业的信息系统,一般要求达到较高的安全等级,在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的同时,还要针对数据安全的特殊需求,采取额外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2、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协同
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强调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体现了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协同关系,网络安全是数据安全的基础保障,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为数据处理活动提供安全的传输通道和运行平台,而数据安全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数据的泄露或破坏往往会对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开展数据处理活动时,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网络与数据安全的一体化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五、重要数据处理者的特殊责任
1、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
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是履行这一责任的关键步骤,数据安全负责人要具备专业的数据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负责统筹协调企业内部的数据安全工作,制定数据安全策略,监督数据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等,管理机构则要承担起具体的数据安全管理职能,如组织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制定数据安全应急预案等。
2、责任的有效落实
明确了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后,关键是要将数据安全保护责任落到实处,这需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当发生数据安全事件时,能够准确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重要数据处理者还要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数据安全状况,接受监督检查,不断提升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数据安全法》第27条规定从多方面对数据安全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无论是数据处理者还是监管部门,都应当深入理解并积极贯彻执行这一规定,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处理环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