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基础知识全解析》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它涵盖了众多领域的知识。
一、图像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图像的表示
- 计算机中的图像可以用像素矩阵来表示,对于灰度图像,每个像素点的值表示该点的亮度,通常取值范围是0 - 255,0表示黑色,255表示白色,一个简单的10×10的灰度图像就可以用一个10行10列的矩阵来表示,矩阵中的每个元素对应一个像素的亮度值。
- 彩色图像则更为复杂,常见的表示方法是RGB模型,在RGB模型中,每个像素由红(Red)、绿(Green)、蓝(Blue)三个通道的值组成,每个通道的值也在0 - 255之间,通过不同比例的红、绿、蓝组合,可以表示出各种各样的颜色,纯红色可以表示为(255, 0, 0),白色为(255, 255, 255)。
2、图像的分辨率
- 分辨率是指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包含的像素数量,如1920×1080表示图像在水平方向有1920个像素,垂直方向有1080个像素,高分辨率的图像包含更多的细节,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来处理。
二、特征提取
1、边缘检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边缘是图像中不同区域之间的边界,边缘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中的重要步骤,常用的边缘检测算法有Sobel算子、Canny算子等,Sobel算子通过计算图像的一阶导数来检测边缘,它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对图像进行卷积运算,然后将两个方向的结果合并,得到边缘的强度和方向,Canny算子则更为复杂,它包括降噪、计算梯度幅值和方向、非极大值抑制和双阈值检测等步骤,能够得到更精确的边缘信息。
2、角点检测
- 角点是图像中在两个方向上都有较大变化的点,例如图像中的物体顶点等,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角点检测方法,它通过计算图像在每个像素点处的自相关矩阵,根据矩阵的特征值来判断该点是否为角点,角点检测在目标跟踪、图像配准等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视觉模型与算法
1、卷积神经网络(CNN)
- CN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算法之一,它由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等组成,卷积层通过卷积核在图像上滑动进行卷积操作,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一个3×3的卷积核在图像上滑动,可以检测到图像中的局部纹理、边缘等特征,池化层则用于减少数据量,通常采用最大池化或平均池化的方法,全连接层用于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或回归等操作。
- 著名的AlexNet是一个经典的CNN模型,它在2012年的ImageNet图像分类竞赛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
- 例如滑动窗口法,它通过在图像上滑动不同大小的窗口,对每个窗口内的图像区域进行分类,判断是否包含目标,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但在早期的计算机视觉中是一种重要的目标检测手段。
四、几何变换
1、平移、旋转和缩放
- 平移是指将图像在平面内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将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点的坐标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调整,就可以实现图像的平移,旋转是将图像绕某个中心点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旋转,这涉及到坐标变换的计算,缩放则是改变图像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整像素点之间的间距来实现,这些几何变换在图像配准、目标识别等应用中经常用到。
计算机视觉的基础知识是构建复杂视觉系统的基石,通过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在计算机视觉的各个应用领域如自动驾驶、安防监控、医疗影像分析等取得进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