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备份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全解析》
一、完全备份(Full Backup)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定义与操作
- 完全备份是指对整个数据集(包括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文件等所有需要备份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复制,在企业的文件服务器中,若采用完全备份方式,会将服务器上的所有文件、文件夹、数据库以及相关的系统配置文件等全部备份到存储介质(如磁带、磁盘阵列等)上。
2、特点
数据完整性高:由于是对所有数据的完整复制,所以在恢复数据时,能够提供最全面的数据恢复,如果发生了严重的数据灾难,如服务器硬盘完全损坏,从完全备份中可以完整地还原整个系统到备份时的状态,一家小型企业的财务系统数据全部丢失,通过完全备份可以一次性恢复所有的财务数据、财务软件的配置以及相关的操作系统设置,确保财务工作能够迅速恢复正常。
备份速度较慢:因为要复制所有的数据,特别是当数据量非常大时,备份过程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对于拥有海量数据(如大型电商平台的订单数据、用户信息等)完全备份可能会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和存储资源,并且可能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才能完成一次备份。
存储资源占用大:每次备份都是完整的数据副本,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如果长期进行完全备份,存储成本会迅速增加,一个每天产生100GB新数据的企业,如果每天都进行完全备份,存储设备需要快速扩容以容纳不断增加的备份数据。
二、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定义与操作
- 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一次备份(可以是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之后发生变化的数据,在第一天进行了完全备份后,第二天只备份当天新增加或者修改过的文件,如果第三天又进行增量备份,那么只备份第二天到第三天之间新产生或修改的数据。
2、特点
备份速度快:由于只备份少量的变化数据,相比于完全备份,其备份速度大大提高,对于日常数据变动较小的企业,如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其办公文档和生产数据每天的变化量可能只有几兆字节到几十兆字节,增量备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节省存储资源:因为不是每次都备份所有数据,所以在长期备份过程中,占用的存储空间相对较少,一个企业的数据库每天只有少量记录被修改,采用增量备份方式,只需要存储这些修改的记录,而不是整个数据库的副本。
恢复复杂:在数据恢复时,需要先恢复完全备份,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恢复每次的增量备份,如果其中任何一次增量备份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整个数据的恢复,如果在恢复过程中,某一次增量备份的磁带损坏,那么可能无法完整恢复到最新的数据状态。
三、差异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定义与操作
- 差异备份是备份自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发生变化的数据,在星期一进行了完全备份后,星期二到星期五每天进行差异备份,那么每天的差异备份都会包含从星期一之后所有修改过的文件。
2、特点
备份速度适中:相比完全备份,它不需要备份所有数据,只备份与上次完全备份后的差异数据,所以备份速度比完全备份快,但由于每次差异备份的数据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因为是与上一次完全备份后的所有变化数据),所以其备份速度比增量备份慢,在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中,随着开发进程的推进,每天修改的代码文件数量不断增加,差异备份的时间也会逐渐增长。
存储资源占用介于两者之间:与增量备份相比,差异备份每次备份的数据量相对较多,因为它包含了自上次完全备份后的所有变化数据,但又不像完全备份那样每次都备份所有数据,所以在存储资源占用上介于完全备份和增量备份之间。
恢复相对简单:在数据恢复时,只需要先恢复完全备份,然后再恢复最近一次的差异备份即可,相比于增量备份复杂的按顺序恢复多份备份的过程,差异备份的恢复操作相对简单快捷,当企业的文件服务器出现故障时,通过恢复完全备份和最近一次的差异备份,就可以将服务器数据恢复到相对较新的状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