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标准管理:数据治理中的基础性工作》
一、引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和数据来源的日益多样化,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数据标准管理在数据治理体系中扮演着基础性的关键角色,并非如题目中所说的非基础性工作。
二、数据标准管理的内涵
(一)定义与构成要素
数据标准是对数据的表达、格式、定义、结构、编码等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准则,它涵盖了数据元标准、代码标准、数据模型标准等多个方面,数据元标准规定了数据的最小单元的定义、属性和关系,例如在客户信息管理中,“客户姓名”这个数据元,需要明确其字符类型、长度限制、是否可为空等标准,代码标准则针对那些具有固定取值范围的数据,如性别代码(0表示男,1表示女等),确保不同系统和部门对代码的理解和使用一致,数据模型标准从宏观层面定义了数据的组织架构和关系模式,像关系数据库中的实体 - 关系模型等。
(二)目标与意义
1、提升数据质量
数据标准管理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当各个业务部门和系统都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时,数据在采集、存储、处理和共享过程中的错误和偏差会大大减少,在销售数据的记录中,如果没有统一的产品代码标准,可能会出现同一产品被标记为不同代码的情况,导致销售统计数据混乱,而通过数据标准管理,能够确保产品代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销售数据的质量。
2、增强数据共享与集成能力
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使用不同的业务系统,这些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集成往往面临着巨大挑战,数据标准管理为数据的共享和集成提供了统一的语言,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集成为例,只有当两个系统对于客户数据、产品数据等都遵循相同的数据标准时,才能实现无缝的数据交互,使企业能够全面了解客户需求、优化供应链管理等。
3、降低数据管理成本
统一的数据标准可以减少数据转换、清洗和对账等重复性工作,如果没有数据标准,在进行数据分析或系统对接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处理数据的差异,而遵循数据标准,数据能够在不同的流程和系统中顺畅流转,无需频繁地进行特殊处理,从而降低了数据管理的整体成本。
三、数据标准管理在数据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数据治理框架中的基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治理是一个涵盖数据战略、数据架构、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多方面的体系,数据标准管理是构建这个体系的基石,在制定数据战略时,明确的数据标准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如果企业的数据战略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市场竞争力,那么就需要有统一的数据标准来确保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在构建数据架构方面,数据标准决定了数据的存储结构、分类方式等,是数据架构合理规划的依据。
(二)支撑其他数据治理活动的开展
1、对数据质量的支撑
数据质量的评估和改进离不开数据标准,只有依据明确的数据标准,才能准确判断数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在评估客户数据的完整性时,根据数据标准中对客户各个属性(如联系方式、地址等)的定义,才能确定哪些数据是缺失的,进而采取措施进行完善。
2、对数据安全的支撑
数据标准管理也为数据安全提供了支持,在进行数据访问控制时,需要依据数据的分类标准(如按照数据的敏感程度分为机密数据、内部数据等)来确定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数据的加密、脱敏等安全措施也需要遵循数据标准中对数据格式和类型的规定,以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四、数据标准管理的实施过程
(一)规划与设计阶段
1、业务需求分析
首先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需求,确定哪些数据对于业务的运营和决策至关重要,对于金融企业,客户的信用数据、交易数据等是核心数据,需要优先制定标准,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调研,梳理出业务对数据的要求,如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要求等。
2、标准体系构建
根据业务需求,构建完整的数据标准体系,这包括确定数据标准的分类(如基础数据标准、业务数据标准等)、层次结构(如通用标准、特定业务领域标准等)以及各标准之间的关系,在构建企业级的数据标准体系时,可以先制定通用的基础数据标准,如员工编号、部门编号等,然后针对不同的业务部门(如销售、财务等)制定特定的业务数据标准。
(二)制定与发布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标准的制定
在制定数据标准时,要充分参考行业最佳实践、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制定财务数据标准时,可以参考国家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化,对于每个数据标准,要明确其名称、定义、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数据来源等详细信息。
2、标准的发布与宣传
制定好的数据标准需要及时发布,并向企业内的各个部门和员工进行宣传推广,可以通过组织培训、发布标准手册等方式,让相关人员了解数据标准的内容和重要性,确保标准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三)执行与监督阶段
1、标准的执行
各个业务部门和系统开发团队要按照发布的数据标准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使用,在新系统开发或旧系统改造时,要将数据标准融入到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在开发新的营销管理系统时,要确保系统中的客户数据录入模块遵循企业统一的客户数据标准。
2、监督与评估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数据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可以通过数据审计、数据质量监控等手段,发现不遵循标准的情况,并及时进行纠正,对于执行良好的部门和项目,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励更多的部门积极执行数据标准。
五、结论
数据标准管理是数据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它贯穿于数据治理的各个环节,从提升数据质量、增强数据共享集成能力到降低数据管理成本等多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应重视数据标准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标准管理体系,以提高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竞争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