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国有资产数据治理工作方案》
工作背景
随着国有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国有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目前国有资产数据存在诸多问题,如数据分散、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更新不及时等,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决策支持,为了提升国有资产数据的价值,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特制定本数据治理工作方案。
工作目标
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通过制定国有资产数据的分类标准、编码规则、数据格式等,确保不同来源的数据能够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整合和共享,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提升数据质量
对现有国有资产数据进行清理、核对和纠错,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评估数据质量并持续改进。
3、实现数据整合与共享
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国有资产数据,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为国有资产的全面管理和协同工作提供支持。
4、确保数据安全
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保护国有资产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
工作原则
1、统筹规划
从国有资产整体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数据治理工作进行全面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序推进。
2、标准先行
先制定数据标准,再依据标准进行数据治理工作,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循序渐进
考虑到国有资产数据的复杂性和现有管理基础,数据治理工作分阶段、分步骤进行,逐步实现工作目标。
4、全员参与
数据治理工作涉及到国有资产的各个管理环节和部门,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共同完成数据治理任务。
1、数据标准制定
(1)成立数据标准制定小组,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2)对国有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包括资产类别、资产属性、资产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3)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最佳实践,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国有资产数据的分类标准、编码规则、数据格式、数据字典等。
2、数据质量提升
(1)数据清理
对现有国有资产数据进行全面清查,识别和标记出错误数据、重复数据、缺失数据等问题数据。
(2)数据核对
将财务数据与资产管理数据进行核对,确保资产价值、折旧等数据的一致性,对不同来源的资产数据进行交叉核对,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数据纠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针对问题数据,制定相应的纠错措施,及时进行修正,建立数据变更审批机制,确保数据变更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4)数据质量监控
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如数据准确性率、数据完整性率、数据更新及时率等,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3、数据整合与共享
(1)数据整合
通过数据接口、数据抽取、数据转换等技术手段,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国有资产数据整合到统一的数据平台上。
(2)数据共享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权限和流程,开发数据共享接口,为不同部门提供数据查询、分析等服务,实现国有资产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4、数据安全保障
(1)制度建设
制定国有资产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保密等方面的规定。
(2)技术防护
采用防火墙、加密技术、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构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防止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
(3)人员管理
加强对数据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数据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签订数据保密协议,约束员工的行为,防止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
工作步骤
1、第一阶段([具体时间区间1])
(1)成立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2)开展国有资产数据现状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制定数据标准框架,确定数据标准制定的范围和内容。
2、第二阶段([具体时间区间2])
(1)完成数据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发布实施。
(2)启动数据质量提升工作,进行数据清理、核对和纠错的试点工作。
(3)开展数据整合的需求分析和技术方案设计。
3、第三阶段([具体时间区间3])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全面推进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
(2)按照技术方案进行数据整合工作,逐步将分散的数据整合到统一平台上。
(3)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开发数据共享接口,实现部分数据的共享。
(4)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数据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4、第四阶段([具体时间区间4])
(1)持续优化数据质量,不断改进数据治理工作流程和方法。
(2)完成数据整合工作,实现国有资产数据的全面整合和共享。
(3)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数据安全评估和审计。
工作保障
1、组织保障
成立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牵头,财务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数据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数据治理工作的总体决策和协调,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的数据治理工作任务的执行。
2、人员保障
配备专业的数据治理人员,包括数据分析师、数据管理员、数据工程师等,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数据治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数据意识和操作技能。
3、技术保障
选用先进的数据治理工具和技术平台,如数据质量管理工具、数据整合工具、数据安全防护技术等,为数据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资金保障
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数据治理工作,包括数据治理工具的采购、人员培训、系统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工作评估
1、建立工作评估指标体系
从数据标准执行情况、数据质量提升效果、数据整合与共享成果、数据安全保障水平等方面建立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数据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2、定期评估
每季度对数据治理工作进行一次评估,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最终评估
在数据治理工作全部完成后,进行最终评估,总结工作经验和成果,为后续国有资产数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实施本国有资产数据治理工作方案,将有效解决国有资产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国有资产数据的价值,为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