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术后感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一、引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白内障手术是眼科常见的手术,旨在改善患者视力,术后感染是一种潜在的严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了解白内障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至关重要。
二、白内障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
(一)患者自身因素
1、年龄较大的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弱,抗感染能力差,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眼部局部情况也有影响,如术前存在慢性泪囊炎,泪囊中的细菌可在手术时进入眼内引发感染。
(二)手术相关因素
1、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增加了细菌在眼部暴露和繁殖的机会,手术切口的大小、位置和制作质量也与感染风险有关,切口过大或不平整可能不利于愈合,容易被细菌侵入。
2、手术室环境不达标,空气中细菌含量超标,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等都可能将细菌带入眼内。
(三)术后护理因素
1、术后眼部卫生护理不当,如患者揉眼、洗脸时污水进入眼内等。
2、术后未按医嘱规律使用眼药水,导致眼部抗感染能力下降。
三、白内障术后感染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术前护理
1、患者评估与准备
- 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合并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使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
- 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泪道冲洗,若发现慢性泪囊炎,应先进行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行白内障手术。
2、健康教育
-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白内障手术的过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术前眼部清洁的方法,如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术前3天开始滴抗生素眼药水,每天3 - 4次。
(二)术中护理
1、手术室环境管理
- 保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严格控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减少人员走动,手术前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确保手术器械无菌。
2、手术操作规范
- 手术医生应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手术器械和手术人员的手部接触到非无菌区域。
(三)术后护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眼部护理
-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包括眼部疼痛、视力变化、结膜充血等,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滴眼药水时应洗净双手,避免瓶口接触眼部。
- 保持眼部清洁,告知患者术后1 - 2周内避免洗脸时水溅入眼内,不要揉眼,如果眼部有分泌物,可用无菌棉签轻轻擦拭。
2、生活护理
- 指导患者术后休息时保持半卧位,避免剧烈运动和低头动作,防止眼内压升高影响切口愈合,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3、感染监测与处理
- 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如发现眼部红肿、疼痛加剧、视力下降等感染迹象,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结论
白内障术后感染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术前、术中到术后进行全面的管理,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健康教育、严格的手术操作规范以及精心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白内障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的视力恢复和眼部健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