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混合运算:竖式与脱式的选择与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数学运算中,混合运算是较为复杂的一种运算形式,它包含了多种运算符号(如加、减、乘、除等)的综合运用,当我们面对混合运算时,常常会面临一个问题:是使用竖式计算好呢,还是采用脱式计算更合适?这两种计算方式各有特点,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不同的优势。
竖式计算
1、竖式计算的特点
- 竖式计算是一种直观的、按位计算的方法,以加法竖式为例,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这种计算方式非常适合初学者理解数字的运算过程,例如计算23 + 45,我们通过竖式:
23 + 45 68
可以清晰地看到个位上3 + 5 = 8,十位上2+4 = 6,最终结果为68。
- 在多位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中,竖式的优势更加明显,对于乘法竖式,如34×12,我们按照乘法的规则,先用12中的2去乘34,再用1中的34(实际是340),最后将两次的结果相加。
34 × 12 68 340 408
除法竖式也是如此,如96÷8,通过试商等步骤逐步计算出结果。
12 8 )96 8 16 16 0
2、竖式在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 当混合运算中的某一步骤是单纯的加、减、乘、除运算,并且数字位数较多或者运算较为复杂时,竖式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例如在混合运算(123 + 456)×7÷9中,我们可以先使用竖式计算123+456 = 579,然后再用竖式计算579×7 = 4053,最后再用竖式计算4053÷9 = 450.33(保留两位小数)。
- 竖式计算的局限性在于它不太适合直接用于整个混合运算的计算,因为混合运算有运算顺序的要求,需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单纯使用竖式,在处理运算顺序时会比较麻烦,需要频繁地标注计算顺序,容易造成混淆。
脱式计算
1、脱式计算的特点
- 脱式计算是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逐步将每一步的计算结果写出来的计算方式,它遵循一定的规则,如先算括号内的式子,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例如对于混合运算25+3×(12 - 4),我们先算括号里的12 - 4 = 8,然后算3×8 = 24,最后算25+24 = 49,脱式计算的过程如下:
\[
\begin{align*}
&25+3×(12 - 4)\\
=&25+3×8\\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5 + 24\\
=&49
\end{align*}
\]
- 脱式计算能够清晰地展示混合运算的步骤和运算顺序,让人一目了然,它不需要像竖式那样严格按照数位对齐等要求,更注重运算的逻辑顺序。
2、脱式在混合运算中的应用
- 对于包含多种运算符号、有括号的复杂混合运算,脱式计算是首选的方法,例如在计算[(34+21)÷5 - 7]×8时,通过脱式计算:
\[
\begin{align*}
&[(34+21)÷5 - 7]×8\\
=&[(55÷5)-7]×8\\
=&[11 - 7]×8\\
=&4×8\\
=&32
\end{align*}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 脱式计算还便于检查运算过程中的错误,因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都清晰地写出来了,如果最终结果错误,可以很容易地回溯到某一步骤查找问题。
混合运算中竖式与脱式的综合运用
在实际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竖式和脱式,当混合运算中的某一个子运算(如一个复杂的乘法或除法)需要精确计算时,可以先使用竖式计算出该部分的结果,然后再将这个结果代入到脱式计算中,按照混合运算的顺序继续计算。
例如在计算(125×16+340÷2)÷10时,我们可以先使用竖式计算125×16 = 2000和340÷2 = 170,然后将这两个结果代入脱式计算:
\[
\begin{align*}
&(125×16+340÷2)÷10\\
=&(2000 + 170)÷10\\
=&2170÷10\\
=&217
\end{align*}
\]
竖式计算和脱式计算在混合运算中都有各自的价值,竖式计算适合于单独的、较为复杂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直观地展示数位运算的过程;脱式计算则更适合于体现混合运算的整体顺序,便于处理多种运算符号和括号的情况,在实际的数学学习和计算中,我们要根据混合运算的具体特点,灵活选择使用竖式或者脱式计算,甚至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以达到准确、高效计算混合运算的目的,无论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数学应用场景下,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两种计算方式都是提高数学运算能力的关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