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指南》
一、引言
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在其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了解这些并发症并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常见并发症
(一)感染
1、局部感染
- 表现为输液港植入部位周围皮肤红肿、疼痛、发热,有时可有脓性分泌物,这可能是由于手术时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护理不当,如局部皮肤清洁不佳等原因引起。
- 长期使用输液港,皮肤细菌可能沿导管周围侵入,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易发生。
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 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血液培养可能发现病原菌,其发生与导管内血栓形成、输液港维护时的污染等因素有关。
(二)血栓形成
1、纤维蛋白鞘形成
- 这是输液港常见的血栓并发症之一,纤维蛋白在导管尖端周围聚集形成鞘状物,可影响输液港的正常功能,导致输液不畅或注射困难。
- 其形成原因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患者本身患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凝血因子异常或正在接受某些容易导致血液高凝的药物治疗时,纤维蛋白鞘形成的风险增加。
2、完全性血栓堵塞
- 可使输液港完全失去功能,血栓可能在导管内部或导管与血管壁之间形成,这会阻碍液体的输注和抽出,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
(三)导管移位或断裂
1、导管移位
- 可能是由于患者剧烈活动、外力牵拉等原因导致,导管尖端移位到非预期的血管位置,可引起输液不畅、疼痛等症状,还可能影响药物的正常分布。
2、导管断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非常危险,导管可能在体内部分断裂,断裂的导管片段可能会随着血流移动,引起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四)港体周围皮肤问题
1、皮肤过敏
- 对输液港植入部位覆盖的敷料、固定装置等材料过敏,可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
2、皮肤破溃
- 长期受压或局部皮肤张力过大,如肥胖患者的皮肤褶皱处对港体有压迫,可导致皮肤破溃,增加感染的风险。
三、护理指南
(一)预防感染的护理
1、术前护理
- 做好患者的皮肤准备,术前对植入部位进行彻底清洁、消毒,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对于存在感染风险因素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
2、术中护理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人员的手消毒、手术器械的灭菌以及手术环境的消毒都要符合标准要求。
3、术后护理
- 定期更换输液港部位的敷料,一般每周更换1 - 2次,若发现敷料潮湿、污染或松动应及时更换,在更换敷料时,再次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采用合适的消毒剂,如碘伏,消毒范围要足够大,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二)预防血栓形成的护理
1、健康教育
- 告知患者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以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屈伸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定期冲封管
- 根据输液港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冲封管操作,使用合适的封管液,如肝素盐水,冲管时要采用脉冲式冲洗方法,确保导管内无残留药物或血液,封管液的量要足够,以防止血液回流至导管内形成血栓。
3、监测凝血功能
- 对于高危患者,如患有血液高凝疾病或正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三)防止导管移位或断裂的护理
1、患者教育
- 告知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如突然用力拉扯输液港导管侧的肢体,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输液港部位,避免外力撞击。
2、固定与维护
- 确保输液港导管的妥善固定,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牵拉导管,定期检查导管的完整性,如在冲封管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阻力异常等情况。
(四)皮肤问题的护理
1、皮肤过敏护理
- 如果发现患者对敷料或固定装置过敏,应及时更换为低敏材料的敷料或固定装置,可对过敏皮肤进行局部处理,如涂抹抗过敏药膏等。
2、皮肤破溃护理
- 对于皮肤破溃的患者,要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加重,可采用合适的敷料进行覆盖,如湿性愈合敷料,以促进伤口愈合,如果破溃严重,应及时请皮肤科医生会诊,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四、结论
输液港在长期输液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医护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严格按照护理指南进行操作和护理,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输液港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为患者的治疗服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