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剖析与护理要点》
一、引言
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虽然椎管内麻醉具有诸多优点,如操作相对简单、麻醉效果确切等,但也可能伴随一些并发症,对这些并发症的深入了解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促进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二、椎管内麻醉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一)低血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原因
- 椎管内麻醉会阻滞交感神经,使血管扩张,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从而引起血压下降。
2、护理措施
- 麻醉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以增加血容量,一般在麻醉前可输入500 - 1000ml液体。
- 患者出现低血压时,应将患者下肢抬高,增加回心血量,可遵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如麻黄碱10 - 15mg静脉注射,以提升血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每3 - 5分钟测量一次,直至血压稳定。
(二)呼吸抑制
1、原因
- 高位椎管内麻醉时,麻醉平面过高,可阻滞肋间神经和膈神经,影响呼吸肌的运动,导致呼吸抑制。
2、护理措施
- 麻醉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幅度和血氧饱和度,对于采用高位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准备好辅助呼吸设备,如麻醉机。
- 一旦出现呼吸抑制,应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可调节至5 - 10L/min,如果呼吸抑制严重,需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实施机械通气,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三)恶心呕吐
1、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迷走神经亢进、手术牵拉内脏等都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2、护理措施
- 保持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 对于因低血压引起的恶心呕吐,应积极纠正低血压,若为迷走神经亢进,可遵医嘱给予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对于手术牵拉引起的,可在手术操作上尽量轻柔,并可适当加深麻醉。
(四)头痛
1、原因
- 腰麻后头痛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腰麻穿刺时刺破硬脊膜,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所致。
2、护理措施
- 术后应去枕平卧6 - 8小时,以减少脑脊液的外流,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入量可达到2000 - 3000ml,以促进脑脊液的生成。
- 如果头痛严重,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必要时可进行硬膜外腔血补丁治疗,即抽取患者自身血液10 - 15ml注入硬膜外腔,以封闭硬脊膜破口。
(五)尿潴留
1、原因
- 椎管内麻醉可抑制排尿反射,同时手术切口疼痛、不习惯床上排尿等因素也可导致尿潴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护理措施
-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对于排尿困难的患者,可采用诱导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
- 如果诱导排尿无效,可进行导尿,导尿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导尿管一般在患者能够自行排尿后及时拔除。
(六)神经损伤
1、原因
- 穿刺过程中直接损伤神经、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作用、血肿或脓肿压迫神经等都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2、护理措施
- 穿刺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提高穿刺技术,如果患者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应及时进行评估。
- 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对于因血肿或脓肿压迫神经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清除血肿或脓肿。
三、结论
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通过术前充分的评估、术中严密的监测和术后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护理人员在椎管内麻醉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确保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