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二年级数学看图混合运算:填空与综合算式的奇妙之旅》
基础认知:看图与混合运算
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看图列混合运算算式是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部分,它能帮助同学们把抽象的数学运算和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什么是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就是在一个算式中,包含了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在算式“3 + 4×2”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这就需要按照一定的运算顺序来计算,对于二年级的同学来说,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所以这个算式的结果是3+8 = 11。
(二)看图的重要性
看图是理解混合运算的关键,一幅图就像是一个数学故事的画面,它包含了很多数学信息,比如一幅图中有3组苹果,每组有5个,旁边还有2个单独的苹果,从这幅图中我们就能知道,先算乘法3×5表示3组苹果的总数,再加上2个单独的苹果,列综合算式就是3×5+2 = 17。
填空与综合算式实例
(一)实例一
1、先看这样一幅图:有4排树,每排有3棵,然后旁边又画了5棵单独的树。
- 填空:先算(4×3),表示(4排树,每排3棵的总数),再算(4×3+5)。
- 综合算式:4×3 + 5
- 计算过程:先算乘法4×3 = 12,再算加法12+5 = 17。
2、再看一幅图,图中有5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2个球,盒子外面有3个球。
- 填空:先算(5×2),表示(5个盒子里球的总数),再算(5×2+3)。
- 综合算式:5×2+3
- 计算过程:先算乘法5×2 = 10,再算加法10 + 3=13。
(二)实例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有一幅图展示了一群小朋友在做游戏,有3组小朋友,每组有4个小朋友在跳绳,还有2组小朋友,每组有3个小朋友在踢毽子。
- 填空:先算跳绳的小朋友数量(3×4),再算踢毽子的小朋友数量(2×3),最后算(3×4+2×3)。
- 综合算式:3×4+2×3
- 计算过程:先算乘法3×4 = 12,2×3 = 6,再算加法12+6 = 18。
2、再看一个关于小动物的图,有4个笼子,每个笼子里有3只小兔子,又有2只小兔子在笼子外面吃草。
- 填空:先算笼子里兔子的总数(4×3),表示(4个笼子,每个笼子3只兔子的总数),再算(4×3+2)。
- 综合算式:4×3+2
- 计算过程:先算乘法4×3 = 12,再算加法12+2 = 14。
提高难度的看图混合运算
(一)除法与加法、减法的混合
1、看这样一幅图:有18个苹果,平均分成3堆,旁边还有4个梨。
- 填空:先算(18÷3),表示(每堆苹果的个数),再算(18÷3+4)。
- 综合算式:18÷3+4
- 计算过程:先算除法18÷3 = 6,再算加法6+4 = 10。
2、有20朵花,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拿走了3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填空:先算(20÷5),表示(每个花瓶里花的数量),再算(20÷5 - 3)。
- 综合算式:20÷5 - 3
- 计算过程:先算除法20÷5 = 4,再算减法4 - 3=1。
(二)带括号的混合运算
1、图中有3组气球,每组有5个气球,先拿走2组,再把剩下的气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 填空:先算拿走2组后剩下的气球数量(3 - 2)×5,这里要先算括号里的(3 - 2),表示剩下的组数,再算((3 - 2)×5÷2)。
- 综合算式:(3 - 2)×5÷2
- 计算过程:先算括号里3 - 2 = 1,再算乘法1×5 = 5,最后算除法5÷2 = 2.5(对于二年级来说,可以理解为分成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2个还剩1个的情况)。
2、有15颗糖,先给了3颗给小明,剩下的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
- 填空:先算剩下的糖数(15 - 3),表示(给小明3颗后剩下的糖数),再算((15 - 3)÷3)。
- 综合算式:(15 - 3)÷3
- 计算过程:先算括号里15 - 3 = 12,再算除法12÷3 = 4。
通过这些看图列混合运算算式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图中的信息,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混合,还是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轻松应对,而且这种看图列算式的练习,也能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学习中,这将是进一步学习更复杂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