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概念与目的全解析》
一、虚拟化的概念
虚拟化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它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存储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的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应用这些资源。
1、服务器虚拟化
- 在服务器虚拟化中,通过在物理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机(VM),每个虚拟机都可以运行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一台物理服务器可能被划分为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就像一台独立的服务器一样工作,这些虚拟机共享物理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如CPU、内存和存储等,通过软件层(称为虚拟机监视器或hypervisor)来实现对硬件资源的分配和管理,hypervisor可以在不同的虚拟机之间分配CPU时间片、内存空间等资源,使得多个虚拟机能够在同一物理服务器上同时运行而互不干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网络虚拟化
- 网络虚拟化将物理网络基础设施抽象为多个虚拟网络,它可以将网络带宽、网络接口等资源进行分割和组合,软件定义网络(SDN)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形式,它通过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实现了对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创建虚拟网络,为不同的用户或应用分配独立的网络资源,就像在物理网络上构建了多个逻辑上独立的网络一样。
3、存储虚拟化
- 存储虚拟化把多个存储设备(如硬盘、磁盘阵列等)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存储资源池,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隐藏存储设备的物理特性,如不同的存储容量、存储介质(机械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接口(SCSI、FC等)等差异,用户看到的是一个统一的存储资源,可以根据需求灵活分配存储容量,提高了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在一个企业的数据中心中,可能存在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磁盘阵列,通过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它们整合在一起,方便企业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二、虚拟化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提高资源利用率
- 在传统的IT架构中,服务器资源往往得不到充分利用,一台企业级服务器可能只运行一个应用程序,而其CPU、内存等资源可能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机,每个虚拟机运行不同的应用程序,从而大大提高了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存储资源也是如此,存储虚拟化可以将分散的存储容量整合起来,避免了部分存储设备空间闲置而其他设备存储空间不足的情况。
2、降低成本
- 由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企业不需要购买过多的物理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资源,一家企业原本需要10台物理服务器来运行10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如果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可能只需要3 - 4台物理服务器就可以满足需求,这不仅减少了硬件采购成本,还降低了电力消耗、机房空间占用以及硬件维护成本等,对于软件许可证成本也可能有所降低,因为在虚拟化环境下,一些软件可以按照虚拟机的数量或者资源使用量来进行许可,而不是按照物理服务器的数量。
3、提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虚拟化环境使得企业的IT架构更加灵活,在企业业务发展过程中,如果需要增加新的应用程序或者扩展现有应用程序的资源,在虚拟化环境下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创建新的虚拟机或者调整虚拟机的资源分配来实现,一个电商企业在促销活动期间,需要为其订单处理系统增加更多的计算资源,可以快速在虚拟化平台上为该应用对应的虚拟机增加CPU和内存资源,当企业需要扩展数据中心规模时,虚拟化技术可以方便地整合新的硬件资源到现有的虚拟环境中。
4、提高灾难恢复能力
- 虚拟化技术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灾难恢复能力,虚拟机可以方便地进行备份和迁移,在发生灾难(如服务器硬件故障、机房火灾等)时,可以快速将虚拟机迁移到其他物理服务器上恢复运行,一些虚拟化平台还提供了快照功能,能够记录虚拟机在某个时间点的状态,方便在出现问题时快速恢复到之前的正常状态,这大大缩短了企业业务中断的时间,减少了因灾难带来的损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