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安全与数字安全:差异与关联的深度剖析》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和数字安全是两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个人隐私保护到企业商业机密的维护,再到国家安全层面的信息防护,这两个概念在保障信息资产和数字化进程稳定、健康发展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既存在明显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二、数据安全与数字安全的区别
1、概念内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
- 数据安全主要侧重于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保密性是指确保数据仅被授权的主体访问,例如企业的财务数据、客户的个人身份信息等,必须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完整性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不能被非法篡改,可用性则保证数据在需要时能够被合法用户正常访问和使用,如电商平台在促销活动期间,要确保用户能够顺利查询商品信息、下单付款等,数据安全的核心是围绕数据这一具体的对象,保护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状态。
数字安全
- 数字安全的概念更为宽泛,它涵盖了整个数字生态系统的安全,这不仅包括数据,还涉及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服务、数字身份等多个方面,数字基础设施中的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安全,要防止硬件遭受物理破坏或者被恶意入侵控制;数字服务如云计算服务、在线支付服务等的安全性,要确保服务的稳定运行,不被中断或被恶意利用;数字身份方面,要保护用户在数字世界中的身份标识不被冒用,数字安全是从整体的数字化环境角度出发,保障数字技术和数字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保护对象的范围
数据安全
- 其保护对象主要是各类数据,无论是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中的表格数据)还是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档、图像、视频等),医疗机构保护患者的病历数据,包括文字记录、影像检查结果等,这些数据的安全管理主要关注数据本身的存储、访问控制、加密等操作。
数字安全
- 保护的范围更广,包括数字技术、数字设备、数字网络、数字应用等,以智能家居系统为例,数字安全不仅要考虑家庭设备收集的用户数据安全(如智能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这部分涉及数据安全),还要保障智能家居设备本身的安全性(防止设备被黑客控制成为攻击其他网络的节点)、设备之间通信网络的安全(如Wi - Fi网络的安全,防止被入侵窃听)以及相关智能家居应用程序的安全(如防止应用程序被恶意篡改,出现安全漏洞)。
3、威胁来源的侧重点
数据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安全的威胁来源更多地集中在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方面,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是一个重要威胁源,例如企业内部员工为了私利窃取公司的客户数据,外部的网络攻击如黑客利用软件漏洞窃取数据库中的敏感信息也是常见的威胁,2017年美国信用报告机构Equifax发生数据泄露事件,黑客利用网站应用程序的漏洞,获取了约1.43亿美国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数字安全
- 数字安全的威胁来源除了与数据相关的部分外,还包括对数字基础设施的物理攻击、针对数字服务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等,对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设施进行破坏,可能导致整个数字服务瘫痪;DDoS攻击可以使在线服务如网站、游戏服务器等无法正常运行,大量的恶意流量会淹没服务器的带宽和计算资源,影响正常用户的访问。
4、应对措施的差异
数据安全
- 数据安全的应对措施主要围绕数据本身,数据加密是一种常见的手段,通过加密算法将数据转换为密文,只有拥有解密密钥的授权用户才能将其还原为明文,在企业的文件共享系统中,对重要文件进行加密存储,访问控制也是关键措施,通过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确定哪些用户可以访问哪些数据,如企业内部的权限管理系统,根据员工的岗位和职责分配不同的数据访问权限,数据备份同样重要,定期备份数据可以在数据丢失或被破坏时进行恢复,如企业每天对关键业务数据进行备份到异地存储设施。
数字安全
- 数字安全的应对措施更为综合,在基础设施层面,需要进行物理安全防护,如数据中心的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机房对设备进行破坏,网络安全防护方面,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防范网络攻击,对于数字服务,要进行服务的可用性测试和冗余设计,确保在遭受攻击或故障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服务,大型的云服务提供商在多个地理位置建立数据中心,当一个数据中心出现问题时,可以将服务切换到其他数据中心继续提供服务。
三、数据安全与数字安全的联系
1、数据安全是数字安全的核心内容
- 在数字安全的大框架下,数据安全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因为数字世界中的很多要素都是以数据为基础的,无论是数字基础设施的配置信息、数字服务的用户信息,还是数字身份的标识信息等,都以数据的形式存在,如果数据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那么整个数字安全体系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在金融领域的数字安全中,银行的交易数据安全至关重要,如果客户的账户交易数据被泄露或篡改,不仅会损害客户的利益,还会影响整个金融数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信度,进而破坏金融领域的数字安全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字安全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环境
- 数字安全所涵盖的数字基础设施安全、数字服务安全等方面为数据安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属于数字安全的范畴)是保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安全的基础,如果网络频繁遭受攻击,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就容易被窃取或篡改,数字身份安全也是保障数据安全访问控制的前提,只有准确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才能确保数据被正确的人访问,在企业的办公网络中,员工通过数字身份认证登录系统后,才能根据其权限访问相应的数据,如果数字身份认证系统被攻破,数据安全就会面临巨大风险。
3、共同的目标与技术基础
目标
- 数据安全和数字安全的共同目标都是保护信息资产,确保信息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法性,无论是保护个人隐私、企业商业机密还是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两者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数据安全通过加密个人数据防止泄露,数字安全通过保障数字环境(如移动应用的安全环境)防止个人信息被非法采集和滥用。
技术基础
- 两者有着部分共同的技术基础,加密技术在数据安全中用于保护数据的保密性,在数字安全中也用于保障数字通信、数字身份等的安全,在安全的网络通信协议中,采用加密技术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既保护了数据本身(数据安全),又保障了网络通信的安全(数字安全的一部分),身份认证技术也是两者共有的技术基础,在数据安全中用于控制数据的访问权限,在数字安全中用于确认数字身份的合法性。
四、结论
数据安全和数字安全虽然在概念内涵、保护对象范围、威胁来源侧重点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存在区别,但它们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才能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在制定信息安全策略时,既要关注数据安全这一核心要素,又要从数字安全的宏观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全方位保障信息资产在数字世界中的安全,从而推动数字化进程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