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数据仓库开发特点:探寻错误描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数据仓库概述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它从多个数据源中抽取数据,并经过转换、清洗等操作后将数据存储起来,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
二、数据仓库开发的特点
1、面向主题性
- 在数据仓库开发中,数据是按照主题进行组织的,在一个销售数据仓库中,可能会有“客户主题”“产品主题”“销售订单主题”等,每个主题都有自己特定的一组数据元素和关系,与传统的事务处理系统不同,事务处理系统主要关注的是业务操作的流程,而数据仓库的主题导向是为了满足企业决策分析的需求,以客户主题为例,它可能会整合来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销售系统等多个数据源中与客户相关的信息,如客户基本信息、客户购买历史、客户投诉记录等,这些数据都是围绕着“客户”这个主题进行组织的,方便企业进行客户行为分析、客户价值评估等决策分析。
2、集成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数据仓库开发需要集成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这些数据源可能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系统,如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还可能包括外部数据源,如市场调研数据、行业统计数据等,在集成过程中,需要解决数据格式不一致、数据编码不同、数据语义差异等问题,不同的业务系统可能对日期格式的定义不同,有的采用“yyyy - mm - dd”的格式,有的则采用“mm/dd/yyyy”的格式;对于产品分类,不同的部门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数据仓库开发人员需要通过数据转换、清洗等操作,将这些来自不同源的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数据仓库中,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3、相对稳定性
-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相对稳定,主要用于支持决策分析,而不是频繁的事务操作,一旦数据进入数据仓库,它不会像在事务处理系统中那样经常被更新或删除,相反,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更多地是进行追加操作,以反映业务的历史变化,销售数据仓库会定期(如每天、每周或每月)将新的销售数据追加到已有的数据集中,这种相对稳定性使得数据仓库可以支持复杂的数据分析操作,如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OLAP)等,因为这些分析操作通常需要对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如果数据频繁变动,将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反映历史变化
- 数据仓库能够记录业务数据的历史变化情况,这对于企业进行趋势分析、预测分析等决策活动非常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分析销售数据仓库中的历史销售数据,了解产品销售量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趋势,找出销售旺季和淡季的规律,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生产计划和营销策略,数据仓库通过在数据中包含时间戳等方式来记录数据的历史状态,对于产品价格信息,不仅要记录当前价格,还要记录过去各个时间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以便进行价格趋势分析。
三、对不正确描述的探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如果有一个描述说“数据仓库开发不需要考虑数据的来源多样性,只要专注于某一个数据源就好”,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如前文所述,数据仓库开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成性,它需要整合来自多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如果只关注一个数据源,那么数据仓库将无法全面地反映企业的业务状况,从而无法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充分的支持。
再比如,如果描述为“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需要像事务处理系统那样频繁更新”也是错误的,数据仓库的相对稳定性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它与事务处理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事务处理系统侧重于实时的业务操作处理,而数据仓库是为了支持决策分析,需要保持数据的相对稳定以便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
还有一种错误描述可能是“数据仓库不需要考虑数据的主题性,只要把数据简单堆积起来就可以”,这种说法忽视了数据仓库面向主题的核心特点,如果没有按照主题组织数据,数据将变得杂乱无章,无法满足企业针对特定业务主题进行分析的需求,如客户分析、产品分析等。
数据仓库开发具有面向主题性、集成性、相对稳定性和反映历史变化等特点,任何与之相悖的描述都是不正确的,这些特点共同作用,使得数据仓库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的决策分析活动,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