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中断服务函数相关探讨:函数名后的括号、返回值问题》
中断服务函数名后括号的必要性
(一)函数调用机制与中断服务函数的本质
在C语言(广泛用于嵌入式系统编程,其中中断服务函数也是基于C语言规范的一种特殊函数形式)中,函数名后面的括号是函数调用操作符,当我们编写一个普通函数时,函数名后面加括号表示对这个函数进行调用,并且可以在括号内传递参数。
中断服务函数有其特殊性,中断服务函数是由硬件事件触发而执行的,并不是像普通函数那样由程序中的函数调用语句来调用,在大多数的嵌入式系统和编程框架中,中断服务函数的定义是一种特殊的声明形式,它与特定的中断向量相关联,当对应的中断发生时,系统会自动跳转到该中断服务函数的入口地址开始执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从语法上来说,如果把中断服务函数仅仅看作是一个函数定义(尽管它是特殊的),函数名后面加括号才表示完整的函数定义语法,如果不加括号,编译器会将其识别为一个函数指针的声明或者是其他语法错误(具体取决于上下文),在某些微控制器的编程环境中,如果中断服务函数名后不加括号,编译器会报错“expected '(' before '{' token”,这明确表明编译器期望看到函数名后的括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函数定义。
(二)函数指针与中断服务函数名的混淆风险
如果允许中断服务函数名后不加括号,还会带来一个严重的混淆问题,那就是与函数指针的混淆,函数指针在C语言中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用来间接调用函数,函数指针的声明和使用与函数名本身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区别。
我们有一个函数指针指向一个中断服务函数,如果中断服务函数名后可以不加括号,那么在代码阅读和维护时就很难区分到底是函数指针的声明还是中断服务函数的定义,这对于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是非常不利的。
中断服务函数的返回值
(一)中断服务函数的执行特性与返回值的矛盾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断服务函数通常不应该有返回值,这是因为中断服务函数是由硬件中断触发执行的,它的执行过程是异步于主程序流程的,当中断发生时,主程序的正常执行被打断,系统跳转到中断服务函数执行。
如果中断服务函数有返回值,那么这个返回值很难有一个合适的接收者,因为中断服务函数的调用不是由主程序中的函数调用语句发起的,主程序在中断发生时并不知道中断服务函数会返回一个值,也没有一个合适的机制来接收这个返回值。
(二)硬件层面的限制与软件设计原则
从硬件层面来看,许多微控制器的中断处理机制并不支持中断服务函数返回一个有意义的值给主程序或者其他调用者,中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对硬件产生的中断事件进行快速响应,例如处理外部设备的数据接收、处理定时器溢出等事件。
在软件设计原则上,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中断服务函数应该尽量保持简洁,专注于处理与中断相关的硬件操作和必要的数据处理,而不是像普通函数那样通过返回值来传递结果,在一个实时时钟的中断服务函数中,其主要任务是更新系统的时钟计数变量,而不需要返回任何值给主程序,如果硬要设计一个返回值,可能会导致系统在处理中断返回时出现不可预测的行为,比如栈溢出或者数据冲突等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替代返回值传递信息的方法
虽然中断服务函数不应该有返回值,但并不意味着它不能向主程序或其他模块传递信息,一种常见的替代方法是使用全局变量,在一个外部中断服务函数中,当检测到一个特定的外部事件时,可以设置一个全局标志变量,主程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检查这个全局标志变量来获取中断服务函数中发生的事件信息。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消息队列或者信号量等机制(在支持多任务的操作系统或者高级编程框架下),中断服务函数可以向消息队列中发送消息或者释放信号量,而其他任务(例如主程序所在的任务)可以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消息或者等待信号量,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这种方式比使用返回值更加安全和可靠,并且符合中断服务函数的异步执行特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