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普遍采用的技术是

欧气 4 0

《解决并发操作数据不一致问题的关键技术:并发控制》

在当今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应用中,并发操作无处不在,无论是多用户同时访问一个数据库系统,还是多个线程同时操作共享数据资源,并发操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和效率提升,并发操作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数据不一致的问题,这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技术来解决。

一、并发操作导致数据不一致的类型

1、丢失修改

- 假设有两个事务T1和T2同时对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项A进行操作,T1读取A的值为10,T2也读取A的值为10,然后T1将A的值修改为20并写回数据库,接着T2将A的值修改为15并写回数据库,T1对A的修改就被T2的修改所覆盖,T1的修改丢失了,这就导致了数据的不一致性,因为最终数据库中A的值为15,而不是按照正常顺序应该得到的20。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普遍采用的技术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不可重复读

- 事务T1在执行过程中多次读取同一数据项A,在第一次读取时,A的值为10,另一个事务T2对A进行了修改并提交,将A的值改为20,当T1再次读取A时,得到的值为20,这就与第一次读取的值不同,这种在一个事务内多次读取同一数据项却得到不同结果的情况称为不可重复读,破坏了事务的隔离性,导致数据不一致。

3、读“脏”数据

- 事务T1修改了数据项A的值为20,但尚未提交,事务T2读取了A的值为20,如果T1由于某种原因回滚,A的值恢复到原来的值,例如10,那么T2读取到的20就是一个“脏”数据,因为这个数据是基于一个未提交且最终没有生效的事务得到的,这也造成了数据的不一致性。

二、并发控制技术

1、封锁技术

共享锁(S锁)和排他锁(X锁)

- 共享锁允许并发事务同时读取一个数据项,当事务T1对数据项A加了共享锁后,其他事务如T2也可以对A加共享锁来读取A的值,如果一个事务对A加了排他锁(X锁),那么其他事务既不能加共享锁也不能加排他锁,直到该排他锁被释放,这种锁机制可以有效地控制并发操作,比如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多个用户可能同时查询某条记录(加共享锁),但当有一个用户要修改这条记录时(加排他锁),就会阻止其他用户对该记录进行修改或查询(在修改未完成时)。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普遍采用的技术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封锁协议

- 一级封锁协议规定事务在修改数据项之前必须先对其加排他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这样可以防止丢失修改的问题,在前面提到的T1和T2对A的操作中,如果采用一级封锁协议,T1在修改A之前加排他锁,T2就无法同时修改A,只能等待T1释放锁后再进行操作。

- 二级封锁协议是在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上,要求事务在读取数据项之前加共享锁,读完后即释放共享锁,这可以解决读“脏”数据的问题,因为如果一个事务T1修改了A未提交,其他事务T2要读取A时,由于T1加了排他锁,T2无法加共享锁读取,所以不会读到“脏”数据。

- 三级封锁协议是在一级封锁协议的基础上,事务在读取数据项之前加共享锁,并且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共享锁,这可以解决不可重复读的问题,事务T1在整个执行期间对A加共享锁,其他事务T2就无法在T1执行期间修改A,从而保证T1多次读取A的值是一致的。

2、时间戳技术

- 每个事务在开始时被赋予一个唯一的时间戳,系统根据时间戳来决定事务的执行顺序,如果事务T1的时间戳小于事务T2的时间戳,那么在并发操作中,系统会按照时间戳的顺序来处理事务,对于数据项A的操作,如果T1要读取A,T2要修改A,且T1的时间戳小于T2的时间戳,那么系统会先让T1读取A,然后再让T2修改A,如果T2先尝试修改A,系统会根据时间戳判断T1还没有读取,可能会让T2等待或者回滚T2的操作,这取决于具体的时间戳协议,时间戳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避免了由于并发操作而导致的各种数据不一致问题。

3、乐观并发控制技术

- 乐观并发控制假设事务之间的冲突很少发生,在事务执行过程中,事务不对数据项加锁,当事务要提交时,系统会检查事务执行期间数据项是否被其他事务修改过,如果没有被修改过,事务可以正常提交;如果被修改过,事务会根据具体的策略进行处理,例如回滚并重新执行,这种技术适用于并发度高且冲突较少的场景,在一个在线购物系统中,多个用户同时浏览商品信息(很少发生冲突),可以采用乐观并发控制,用户在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一个事务操作)时,系统在提交操作时检查商品的库存等相关数据是否被其他用户的操作修改过,如果没有,就可以顺利完成将商品加入购物车的操作。

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普遍采用的技术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并发控制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1、应用场景考虑

- 在数据库系统中,如果并发操作主要是大量的查询操作,同时有少量的修改操作,并且对数据的一致性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例如一些统计数据的查询),可以考虑采用乐观并发控制技术,因为它不会对查询操作加锁,能够提高查询的并发度,而对于一些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的金融交易系统,如银行的转账系统,就需要采用严格的封锁协议,如三级封锁协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性能权衡

- 封锁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地保证数据一致性,但加锁和解锁操作会带来一定的开销,尤其是在高并发的情况下,如果锁的粒度设置不当(例如锁的范围过大),会导致系统的并发度降低,性能下降,时间戳技术也需要系统维护时间戳的排序和比较操作,也会有一定的性能开销,乐观并发控制在冲突较少的情况下性能较好,但如果冲突频繁,由于频繁的回滚和重新执行事务,会导致性能急剧下降,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和并发操作的特点,权衡各种并发控制技术的利弊,选择合适的技术来解决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问题需要通过合适的并发控制技术来解决,不同的技术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只有深入了解这些技术并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合理选择,才能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同时,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

标签: #并发操作 #数据不一致 #解决技术 #普遍采用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