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数据仓库:探究其主要特点之外的内容》
一、数据仓库的主要特点概述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其主要特点包括面向主题,即按照业务主题组织数据,如销售主题、客户主题等;集成性,它从多个数据源抽取、转换和加载数据,消除数据的不一致性;相对稳定性,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主要用于分析决策,一旦进入数据仓库,修改相对较少;反映历史变化,能够保存不同时间点的数据,以便进行趋势分析等。
二、数据仓库主要特点不包括的方面
(一)实时性的大规模数据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虽然数据仓库能够处理海量数据,但它并非以实时处理大量数据为主要特点,在很多传统数据仓库架构中,数据的更新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周期(如每天、每周)进行抽取、转换和加载(ETL)操作,在企业的销售数据仓库中,可能每天晚上才会将当天的销售数据从各个销售终端、电商平台等数据源抽取到数据仓库中,这与实时流处理系统有着明显区别,像在物联网场景下的实时监控系统,传感器每秒都在产生大量数据并且需要即时处理,数据仓库难以满足这种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实时数据处理需求。
2、对于一些新兴的业务场景,如高频交易金融场景,每一笔交易的瞬间决策都需要实时数据的支持,数据仓库更多是为了提供历史数据的综合分析,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而不是对即时产生的大规模数据进行实时响应,它的架构和设计初衷侧重于对大量历史数据的有效存储和深度分析,而不是快速捕捉和处理实时数据的每一个波动。
(二)细粒度的事务操作支持
1、数据仓库不侧重于支持细粒度的事务操作,在传统的事务处理系统(如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联机事务处理 - OLTP)中,重点在于保证单个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ACID),在银行的储蓄系统中,每一笔存款、取款、转账操作都需要严格遵循ACID原则,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仓库主要关注的是对大量数据的综合分析。
2、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整合是为了提供宏观的视角,如分析一个银行所有分支机构在一个季度内的整体储蓄趋势,而不是关注每一笔储蓄业务的具体操作过程,它的数据结构和组织方式是为了方便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而不是为了像事务处理系统那样支持频繁的插入、更新和删除单个记录的操作,在数据仓库中,如果要调整某个客户的一条历史销售记录,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数据抽取和转换过程,而不像事务系统那样直接在原始数据上进行简单的事务操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直接高效处理
1、数据仓库在最初设计时主要针对结构化数据,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仓库也在逐渐尝试处理非结构化数据,但这并非其主要特点,结构化数据具有明确的格式定义,如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格形式,数据仓库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存储、查询和分析,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文件、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其格式复杂多样。
2、对于非结构化数据,直接在传统数据仓库中进行处理面临诸多挑战,要分析大量的客户评论(非结构化的文本数据)来获取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仅仅依靠传统数据仓库的技术手段是不够的,需要借助专门的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并且往往要先将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某种结构化形式才能在数据仓库环境下进行有限的分析,而新兴的大数据技术平台,如Hadoop生态系统中的HDFS和NoSQL数据库,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方面具有更天然的优势,它们专门为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而设计,数据仓库在这方面相对处于劣势。
(四)对用户的高并发操作支持
1、数据仓库通常不是为了支持高并发用户操作而构建的,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事务处理系统需要处理大量并发用户的请求,在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期间,可能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同时下单、查询商品信息等,事务处理系统必须能够高效地处理这些并发操作,数据仓库的主要用户是企业的数据分析人员、决策者等,他们的操作相对来说不是高并发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仓库的查询操作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到对大量数据的聚合、分组等操作,这需要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如果同时有大量用户进行复杂查询,可能会导致系统性能严重下降,数据仓库更侧重于在低并发环境下为特定用户提供深入的数据分析功能,而不是像面向用户交互的应用系统那样支持高并发的操作。
数据仓库有其明确的主要特点,而在实时大规模数据处理、细粒度事务操作支持、非结构化数据直接高效处理和高并发操作支持等方面并非其专长,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数据仓库在整个数据处理生态系统中的定位和作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