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岗位职责制度》
目的
为加强公司数据安全管理,明确各岗位在数据安全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公司数据资产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涉及数据处理、存储、传输等相关工作的所有部门和岗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管理岗位设置及职责
(一)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
1、组成与职责
- 由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各业务部门负责人以及信息安全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公司数据安全战略、方针和政策,审批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预算。
- 定期对公司数据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协调解决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 根据业务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数据安全战略和政策,确保公司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二)数据安全经理
1、策略规划与执行
- 负责制定和实施数据安全策略、计划和程序,确保公司数据安全管理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公司内部规定。
- 根据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决策,制定具体的数据安全工作目标和任务,组织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漏洞扫描等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安全隐患。
- 定期向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汇报数据安全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2、团队管理与协作
- 组建和管理数据安全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组织开展数据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活动,提高团队整体业务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为业务部门提供数据安全咨询和技术支持,确保业务活动中的数据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在新业务系统上线前,与研发部门合作进行数据安全设计评审,保障系统的数据安全功能符合要求。
(三)数据安全工程师
1、技术保障与运维
- 负责数据安全技术体系的建设和维护,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技术的实施和管理。
- 对公司的数据存储系统、网络系统等进行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数据安全事件,如入侵检测、异常流量监测等,当发现数据泄露风险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阻断和修复。
- 参与数据安全项目的实施,进行技术方案的设计和优化,确保项目符合数据安全要求,在公司数据中心升级项目中,负责设计数据安全防护架构,保障数据在迁移和新环境中的安全。
2、安全研究与应对
- 跟踪和研究数据安全领域的新技术、新威胁,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如关注新兴的加密算法破解威胁,及时调整公司的数据加密策略。
- 协助数据安全经理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对评估结果进行技术分析,提供技术层面的整改建议。
(四)数据所有者(各业务部门负责人)
1、数据分类与标识
- 负责对本部门所拥有的数据进行分类,根据数据的敏感性、重要性等因素确定数据级别,并进行相应的标识,将客户的个人信息标记为高度敏感数据,将业务统计数据标记为一般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建立本部门的数据资产清单,明确数据的存储位置、使用范围、访问权限等信息,定期更新并向数据安全管理部门报备。
2、数据安全监督
- 在本部门内部宣传和贯彻数据安全政策和制度,监督部门员工的数据安全操作行为,确保员工遵守数据安全规定。
- 对本部门的数据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向数据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如发现员工违规共享敏感数据,及时制止并进行内部处理。
(五)数据使用者(全体员工)
1、合规操作与培训
- 严格遵守公司的数据安全政策、制度和操作流程,按照规定的权限和方式使用数据,在访问公司内部数据库时,使用个人唯一的账号和密码,不进行越权操作。
-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数据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数据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了解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违规操作的后果。
2、安全反馈与报告
- 发现数据安全问题或潜在风险时,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或数据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如发现办公电脑上的数据文件被异常加密,立即向相关部门反馈,以便及时处理。
通过明确以上各岗位在数据安全工作中的职责,构建起全方位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保障公司数据资产的安全,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