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中的非基础性工作:超越基础的价值拓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数据治理在数据管理项目中的基础性地位
数据治理是整个数据管理项目的基石,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企业和组织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数据治理为这些数据的管理提供了框架和规则。
从数据的准确性方面来看,数据治理确保数据来源可靠、录入准确,在金融机构中,客户的账户信息、交易记录等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数据治理通过制定数据录入标准、数据审核流程等,保障每一个数据点的真实性,在医疗领域,患者的病历数据如果存在错误,可能会导致误诊等严重后果,数据治理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中的不准确之处。
数据治理也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它定义了数据应该包含哪些必要的元素,避免数据的缺失,以电商企业为例,产品数据需要包含名称、规格、价格、库存等完整的信息,这样才能支持正常的销售运营,数据治理通过元数据管理,明确数据的结构和组成,防止数据的碎片化和不完整情况的发生。
数据的一致性同样依赖于数据治理,在大型企业集团中,不同部门之间可能会存在数据重复和不一致的情况,比如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对于客户销售额的统计可能因为统计口径的差异而不同,数据治理通过统一的数据定义、数据字典的建立,使得不同部门在使用和共享数据时遵循相同的标准,从而实现数据的一致性。
二、数据治理中的非基础性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数据价值挖掘
1、虽然数据治理奠定了数据管理的基础,但数据价值挖掘是其非基础性却极具价值的工作,数据价值挖掘是从海量的、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模式、关系和趋势,零售商在进行数据治理保证了销售数据、库存数据等的质量后,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数据价值,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数据,包括购买时间、购买频率、购买商品组合等,发现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和购买偏好,这有助于零售商进行精准营销,如为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制定个性化的促销策略,提高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
2、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挖掘用户行为数据的价值可以改进产品设计,比如通过分析用户在社交平台上的互动行为,如点赞、评论、转发等数据,了解用户对不同功能的喜好程度,从而优化平台的功能布局和用户体验,这一工作不仅仅是基于数据治理所提供的准确数据,更是在其之上进行深度的探索,以实现数据从资源到资产的转化。
(二)数据安全中的高级防护
1、在数据治理确保了数据基本安全框架(如数据访问权限的基础设定等)之后,非基础性的高级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加密技术的不断升级就是其中一项工作,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日益复杂,仅仅依靠基本的数据治理安全措施(如简单的用户名密码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需要对敏感数据进行高级加密,如采用同态加密技术,使得数据在加密状态下仍然能够进行计算,这样既保护了数据的隐私,又能满足数据分析等需求。
2、数据安全中的态势感知也是非基础性工作的一部分,这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复杂的监控和分析系统,实时监测数据安全的整体态势,通过收集来自网络各个节点的数据流量、用户访问行为等信息,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与数据治理中的基础安全措施不同,这种态势感知是一种主动的、前瞻性的安全防护手段,能够在安全威胁尚未造成实质性损害之前进行预警和防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三)数据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1、数据治理为数据与业务的融合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但深度融合则是更高层次的工作,以制造业为例,在数据治理保障了生产数据、设备数据等的有效管理后,企业要进一步实现数据与业务流程的深度整合,通过将生产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与生产计划、质量控制等业务流程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调度,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自动调整生产计划,当设备出现故障隐患时提前调整生产任务,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延误。
2、在服务型企业中,数据与业务的深度融合表现为根据客户数据优化服务流程,酒店企业通过整合客户预订数据、入住历史数据、客户反馈数据等,重新设计服务流程,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从提前为常客准备偏好的房间布置,到根据客户反馈及时调整餐饮服务等,这种深度融合是在数据治理基础之上,以提升业务竞争力为目标的创新工作。
虽然数据治理是数据管理项目的基础,但在其之上的如数据价值挖掘、数据安全高级防护、数据与业务深度融合等非基础性工作,才是推动企业和组织在数字化浪潮中不断发展创新、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些非基础性工作以数据治理的成果为依托,又在更高层次上拓展了数据的意义和价值。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