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法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采购:合规要求与重要意义》
一、引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活动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一规定深刻影响着相关运营者的运营模式、安全保障以及整个网络空间的稳定。
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受网络安全法规制的原因
(一)国家安全的考量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诸多核心领域,如能源供应系统、金融交易系统、通信网络等,运营者的采购行为如果缺乏监管,可能会引入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或服务,某些国外供应商可能会在提供的设备或软件中设置后门,这将使国家关键信息面临被窃取、篡改或破坏的风险,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二)保障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
这些基础设施为社会大众提供基本的服务,如果因为采购不当导致系统出现故障或安全漏洞,可能会引发如大面积停电、金融交易混乱、通信中断等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损害公众的利益,医院的关键医疗信息系统如果因采购的软件存在漏洞而遭受攻击,患者的医疗数据可能被泄露,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医疗救治工作。
三、网络安全法规定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的具体要求
(一)安全审查要求
1、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时,应当按照规定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国家安全审查,这一审查旨在评估产品和服务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威胁,包括是否可能被用于间谍活动、是否存在恶意代码等。
2、在审查过程中,运营者需要提供详细的采购信息,如产品的功能、来源、供应商的背景等,对于一家大型能源企业采购国外的工业控制系统设备,就需要详细说明设备的技术参数、供应商在其本国的安全合规情况等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优先采购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1、网络安全法鼓励运营者优先采购国内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国内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安全需求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例如在本地化的技术支持、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能够更快地响应需求。
2、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国外产品,对于国外一些先进且安全可靠的产品,在通过严格的安全审查后,也可以进行采购,但运营者需要承担更多的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对国外产品的安全把控。
(三)合同中的安全条款约定
1、运营者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时,必须明确安全条款,这些条款应涵盖产品或服务的安全标准、供应商的安全责任、数据保护要求等内容。
2、在采购云计算服务时,合同中应规定云服务提供商对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加密标准,以及在发生安全事件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界定等。
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遵守采购规定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挑战
1、技术依赖与选择限制
在某些领域,国外产品可能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领先性,运营者在遵守优先采购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规定时,可能面临技术性能上的权衡,在高端芯片技术方面,国内产品的技术成熟度可能还无法完全满足某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高性能需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成本增加
严格的安全审查和优先采购安全可靠产品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国内安全可靠的产品由于研发成本等因素,价格可能相对较高;安全审查过程本身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
(二)应对策略
1、加大国内技术研发投入
国家和企业应共同加大对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水平,逐步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科研基金,企业可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等方式来推动技术创新。
2、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措施,来分担运营者因遵守采购规定而增加的成本,运营者也可以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提高采购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五、结论
网络安全法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的规定是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重要举措,虽然运营者在遵守这些规定的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能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营,这不仅有助于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空间,也将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整体竞争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