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发情处理中激素的应用及相关原理》
一、引言
同期发情是指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这一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便于集中进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操作,提高繁殖效率和管理的便利性,而激素在同期发情处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常用激素及其作用机制
1、孕激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种类:在同期发情处理中常用的孕激素类药物有孕酮、甲孕酮(MAP)、炔诺酮等。
- 作用机制:
- 母畜的发情周期中,孕激素在黄体期处于较高水平,外源性给予孕激素后,它会抑制母畜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HPO轴)的功能,孕激素会对下丘脑产生负反馈调节,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由于GnRH分泌减少,垂体分泌的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也随之减少,FSH的减少会抑制卵泡的发育,LH的减少则不利于黄体的溶解,从而维持母畜体内的内分泌状态,使母畜不发情,当停止使用孕激素后,母畜体内的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对HPO轴的抑制解除,FSH和LH开始正常分泌,卵泡开始发育并最终导致母畜发情。
- 应用方式:
- 可以通过皮下埋植、阴道栓等方式给予孕激素,在牛的同期发情处理中,使用阴道栓较为常见,将含有孕激素的阴道栓放置在母牛阴道内,经过一定天数(通常为7 - 12天)后取出,母牛会在之后的2 - 3天内集中发情。
2、前列腺素
- 种类:主要是前列腺素F2α及其类似物,如氯前列烯醇等。
- 作用机制:
- 在正常母畜的发情周期中,前列腺素F2α由子宫内膜分泌,其主要作用是溶解黄体,黄体是母畜发情周期中分泌孕激素的重要结构,黄体的溶解会导致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当外源性给予前列腺素F2α或其类似物时,它们会迅速作用于黄体细胞,促使黄体细胞凋亡,从而使黄体溶解,一旦黄体溶解,孕激素水平下降,就如同自然发情周期中黄体期结束时的情况一样,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的抑制被解除,FSH和LH分泌增加,卵泡开始发育,母畜进入发情状态。
- 应用条件和限制:
- 前列腺素F2α及其类似物在应用时需要注意母畜的发情周期阶段,因为前列腺素F2α只有在母畜发情周期的黄体期使用才有效,对于处于卵泡期的母畜则没有溶解黄体的作用,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母畜的发情周期有一定的了解或者采用两次注射法(间隔11天左右)来确保能作用于黄体期的母畜。
3、促性腺激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种类:包括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及其类似物。
- 作用机制:
- 在同期发情处理的后期,有时会使用促性腺激素来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成熟,FSH主要作用于卵泡细胞,刺激卵泡的生长和发育,增加卵泡的数量和大小,LH则在卵泡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促使卵泡成熟并排卵,在一些胚胎移植的供体母畜同期发情处理中,在使用孕激素或前列腺素处理后,会补充适量的FSH或LH类似物,以确保供体母畜能够产生足够数量的优质卵泡,提高胚胎的产量。
- 联合应用:
- 促性腺激素常常与孕激素或前列腺素联合应用,在先用孕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在撤去孕激素后,再给予适量的FSH,可以进一步促进卵泡的发育,提高同期发情的效果,使母畜发情更加同步,排卵更加集中。
三、不同畜种的激素应用差异
1、牛
- 在牛的同期发情处理中,孕激素阴道栓结合前列腺素的方法较为常用,先放置孕激素阴道栓7 - 9天,在取出阴道栓的同时注射前列腺素F2α类似物,这样可以提高同期发情率和发情的集中度,而且牛对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的耐受性较好,剂量的调整相对容易。
2、羊
- 羊的同期发情处理可以使用孕激素耳部埋植结合前列腺素的方法,由于羊的体型相对较小,激素的剂量要根据羊的体重等因素进行精确调整,耳部埋植孕激素的时间可以为12 - 14天,然后注射前列腺素,能较好地实现同期发情。
3、猪
- 猪的同期发情相对复杂一些,因为猪的发情周期较短且受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在猪的同期发情处理中,除了使用孕激素和前列腺素外,还可能需要结合光照、营养等环境因素的调控,使用甲孕酮等孕激素处理后,再通过合理调整猪舍的光照时间和强度,配合适当的营养水平,以提高同期发情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激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1、剂量准确
- 无论是孕激素、前列腺素还是促性腺激素,剂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同期发情处理的效果,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调节作用,母畜不能按时发情;剂量过高则可能对母畜的生殖系统和整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卵巢囊肿等疾病,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母畜的品种、体重、年龄等因素精确计算和调整激素剂量。
2、质量保证
- 所使用的激素药物必须来自正规的生产厂家,质量可靠,劣质的激素药物可能含有杂质,不仅影响同期发情处理的效果,还可能对母畜造成毒害,不合格的前列腺素F2α类似物可能在溶解黄体方面效果不佳,或者引起母畜的过敏反应等。
3、处理后的观察
- 在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需要密切观察母畜的行为和生理变化,母畜的发情表现包括外阴肿胀、黏液分泌、接受爬跨等行为,通过准确判断母畜的发情状态,可以及时进行人工授精或其他繁殖操作,如果发现母畜有异常反应,如过度兴奋、不吃食等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可能是激素应用不当或者母畜本身存在健康问题。
五、结论
同期发情处理中的激素应用是一项复杂但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孕激素、前列腺素和促性腺激素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母畜的发情周期,实现集中发情,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畜种的特点、激素的作用机制、应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多方面因素,以提高同期发情处理的成功率,为现代畜牧业的繁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