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银行数据治理专项检查报告:优化数据治理,提升银行竞争力与风险防控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准确、完整、及时的数据是银行进行有效决策、风险管理、客户服务和合规运营的基石,为深入评估银行的数据治理状况,特开展本次专项检查,并基于自查结果形成本报告。
检查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银行数据质量和数据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自身业务的多元化、复杂化,如线上金融服务的拓展、金融产品创新等,也对数据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内部管理上,数据在不同部门间的共享与整合存在障碍,数据不一致、数据冗余等问题影响着业务效率和决策科学性。
(二)目的
本次专项检查旨在全面评估银行数据治理的架构、流程、数据质量、数据安全等方面的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升银行数据治理水平,确保数据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并防范数据相关风险。
检查范围与方法
(一)检查范围
涵盖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主要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包括客户数据(如身份信息、交易记录等)、财务数据、风险数据等各类关键数据。
(二)检查方法
1、文档审查
对银行现有的数据治理相关制度、流程文档进行详细审查,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政策、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数据标准文档等,以评估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系统抽样检查
从各主要信息系统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数据样本,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质量指标,检查客户身份信息是否完整、贷款合同金额与实际放款金额是否一致等。
3、人员访谈
与数据治理相关部门(如信息技术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等)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数据治理工作中的职责履行情况、面临的困难以及对数据治理的认识和建议。
数据治理架构与组织
(一)架构现状
银行目前已建立了初步的数据治理架构,包括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整体的数据治理决策,信息技术部门承担数据的技术管理工作,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数据的录入和初步审核,在实际运行中,数据治理委员会的协调能力有待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治理职责存在部分交叉和模糊地带。
(二)组织问题
1、跨部门协作不畅
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在数据需求沟通、数据问题解决方面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业务部门提出新的数据需求时,技术部门未能及时响应,导致业务开展受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治理人才短缺
银行缺乏既懂业务又懂数据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数据治理人才,在数据治理工作推进过程中,难以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和复杂的数据治理问题解决。
数据质量管理
(一)数据质量指标检查结果
1、准确性
抽样检查发现,部分客户的联系方式存在错误,影响了银行与客户的沟通效率,在财务数据方面,少数账务处理存在金额计算错误的情况。
2、完整性
一些信贷业务的客户信用评估报告存在数据缺失现象,如缺少部分抵押物的详细信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部分客户的偏好信息未完整记录。
3、一致性
不同系统间相同数据存在不一致情况,核心业务系统和信贷管理系统中的客户贷款余额在某些情况下不一致,给风险监控和决策带来困扰。
(二)问题根源
1、数据录入环节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部分员工对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重视不够。
2、数据在系统间流转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校验机制,导致数据不一致性问题的产生。
数据安全管理
(一)安全措施现状
银行已采取了一定的数据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技术用于保护敏感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设置访问权限控制不同人员对数据的访问,但在数据备份和恢复方面存在不足,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未得到充分保障。
(二)安全风险
1、外部网络攻击风险
随着银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面临的外部网络攻击威胁日益增加,目前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在应对复杂网络攻击时可能存在漏洞。
2、内部人员数据泄露风险
虽然有访问权限控制,但仍存在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导致数据泄露的潜在风险,如员工因疏忽或恶意将敏感数据外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标准与元数据管理
(一)数据标准执行情况
银行制定了数据标准,但在实际业务中,部分业务系统未能严格执行数据标准,在客户信息录入方面,不同部门对客户地址的格式要求不统一,导致数据的规范性较差。
(二)元数据管理现状
元数据管理较为薄弱,缺乏完整的元数据文档记录,这使得在数据查询、共享和系统升级过程中,难以准确理解数据的含义、来源和关系,影响了数据的有效利用。
改进建议
(一)优化数据治理架构
1、明确数据治理委员会的核心领导地位,强化其协调和决策能力,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解决部门间的数据治理争议。
2、建立业务部门与技术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设立数据联络专员负责双方的数据需求对接和问题协调。
(二)提升数据质量
1、建立严格的数据录入审核流程,对录入错误进行考核,提高员工的数据录入质量意识。
2、在系统间建立数据整合平台,设置数据校验规则,实时监测和纠正数据不一致性问题。
(三)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1、完善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定期进行备份数据的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安全演练,防范外部网络攻击,加强内部人员数据安全培训,签订保密协议,防范内部数据泄露风险。
(四)强化数据标准与元数据管理
1、加强对数据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不遵守数据标准的部门和系统进行整改。
2、建立元数据管理系统,完善元数据文档记录,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利用性。
本次银行数据治理专项检查发现了银行在数据治理架构、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标准与元数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实施上述改进建议,银行将能够逐步优化数据治理体系,提高数据治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利用数据资产进行业务创新、风险防控和客户服务,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数据治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银行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不断适应业务发展和监管要求的变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