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合规意识淡薄之侥幸心理:根源剖析与应对策略》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合规意识淡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其中侥幸心理往往是重要的诱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侥幸心理的表现形式
许多员工在工作中存在这样的侥幸心理:认为偶尔违反一下公司的规章制度或者行业规范不会被发现,在考勤方面,有的员工觉得偶尔迟到早退一两次,公司那么多人,领导不会注意到自己;在财务报销时,可能会虚报一些小额费用,心想审核人员不会仔细核查每一项明细,还有些员工在操作业务流程时,为了图方便而跳过某些必要的安全检查或合规步骤,他们笃定地认为不会恰好就在这一次出现问题。
二、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
1、对违规成本认知不足
企业内部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宣传不到位,员工不清楚自己的违规行为可能会面临何种后果,一家企业虽然有完善的合规手册,但只是简单地将手册发放给员工,没有进行深入的培训讲解,员工看到手册中的条条框框,却不知道违反这些规定可能会导致自己失去晋升机会、扣除绩效奖金,甚至面临被辞退的风险。
2、监督机制存在漏洞
- 部分企业的监督体系不够健全,存在监管盲区,以销售部门为例,在开拓市场过程中,有的员工可能会通过给予客户不正当的回扣来获取订单,如果企业缺乏对销售行为的全程监督,例如没有对销售费用的流向进行严格审计,员工就会觉得有机可乘,产生侥幸心理。
- 监督的及时性也存在问题,一些违规行为发生后,企业不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这让员工更加肆无忌惮,比如在生产线上,员工违规操作设备,如果不能及时被监管人员发现并制止,其他员工看到违规操作没有被处罚,也会效仿这种行为,侥幸心理就会在整个团队中蔓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群体行为的影响
- 在工作环境中,如果周围的同事存在违规行为且没有受到处罚,就会对其他员工产生误导,例如在办公室环境下,有个别员工长期在工作时间浏览无关网站,而没有被领导批评或者处罚,其他员工就会认为这种行为是被默许的,从而也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产生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这样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三、侥幸心理带来的危害
1、对企业的危害
- 合规意识淡薄导致的侥幸心理会使企业面临诸多风险,在金融企业中,员工违规操作金融产品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在生产型企业,员工不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损害企业的声誉,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
2、对员工自身的危害
- 从长远来看,员工的侥幸心理不利于自身职业发展,一旦违规行为被发现,员工的职业形象会受损,在行业内的口碑也会变差,习惯性的违规行为会使员工养成不良的工作习惯,影响其专业素养的提升。
四、应对员工侥幸心理、提升合规意识的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加强培训教育
- 企业要定期开展合规培训,通过案例分析、法规解读等方式,让员工深刻了解合规的重要性以及违规的严重后果,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不同部门的员工要接受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合规培训,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要重点培训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合规内容;对于采购部门的员工,则要强调采购流程中的合规要求。
2、完善监督机制
- 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在企业内部安装监控系统、使用数据分析软件对业务流程进行实时监控等,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定期对企业各个部门进行合规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3、营造合规文化氛围
- 企业高层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开展合规文化建设活动,如评选合规之星、设立合规文化宣传墙等,让合规成为企业的一种价值导向,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员工的侥幸心理,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