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灾难恢复等级5级要求:全方位保障业务连续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和组织高度依赖信息系统来开展业务,一旦遭遇灾难,如自然灾害、网络攻击或硬件故障等,可能导致业务中断,造成巨大损失,灾难恢复等级标准为衡量企业应对灾难、恢复业务的能力提供了依据,其中灾难恢复等级5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一、数据备份要求
1、数据备份频率
- 灾难恢复等级5级要求进行实时或接近实时的数据备份,这意味着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备份技术,如基于磁盘镜像或连续数据保护(CDP)的技术,对于关键业务数据,每一个数据变化都要及时备份,以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丢失,金融交易系统中的每一笔交易记录,电商平台上的每一个订单信息等,都要近乎实时地备份到备用存储设备上。
2、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 备份数据必须保持高度的完整性,不仅要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在存储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的校验,这就要求企业采用数据校验算法,如CRC(循环冗余校验)等,对备份数据进行定期检查,备份数据的存储介质要具备高可靠性,采用冗余存储架构,防止因存储设备故障导致备份数据损坏。
二、备用场地要求
1、场地准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等级5级要求有备用场地,且备用场地与主场地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既要考虑到避免受到同一灾难源(如洪水、地震等)的影响,又要保证在可接受的时间内能够进行业务切换,备用场地距离主场地可能在几十公里到数百公里之间,具体取决于企业业务的性质和风险评估结果。
2、备用场地设施
- 备用场地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电力供应系统,要有冗余的电力线路和不间断电源(UPS),以确保在电力故障时能够持续供电,网络通信设施也要与主场地相当,具备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能够支持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备用场地的机房环境要符合标准,如温度、湿度控制等,以保障服务器等设备的稳定运行。
三、业务恢复时间目标(RTO)和业务恢复点目标(RPO)
1、RTO要求
- 在灾难恢复等级5级下,RTO(业务恢复时间目标)通常要求在数小时以内,这意味着企业在灾难发生后,要能够在几个小时内使关键业务系统恢复运行,对于大型企业的核心财务系统,如果遭遇灾难,必须在4 - 8小时内重新上线,以确保财务流程的正常进行,包括资金结算、财务报表生成等功能。
2、RPO要求
- RPO(业务恢复点目标)要求数据丢失量极小,由于采用了实时或接近实时的备份,RPO可能被控制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以内,这对于一些对数据时效性要求极高的行业,如证券交易、航空订票系统等至关重要,在证券交易中,即使几秒钟的数据丢失也可能导致巨大的交易风险和客户损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四、人员与流程要求
1、人员配备
- 企业需要有专门的灾难恢复团队,成员包括技术专家、业务分析师等,技术专家负责处理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服务器恢复、网络配置等;业务分析师则要确保恢复后的业务流程能够正常运行,与上下游业务的衔接顺畅,团队成员要经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灾难恢复流程。
2、流程管理
- 要有完善的灾难恢复流程文档,包括灾难预警、应急响应、业务切换、数据恢复和业务验证等环节,这些流程要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以适应企业业务和技术环境的变化,要建立有效的灾难预警机制,通过监控系统对可能引发灾难的因素(如服务器性能指标、网络流量异常等)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启动灾难恢复流程。
灾难恢复等级5级要求企业在数据备份、备用场地、业务恢复目标以及人员与流程等多个方面达到较高的标准,从而全方位保障业务在面临灾难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