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与数据库:功能特性、差异及协同关系解析》
一、ES(Elasticsearch)与数据库的区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数据结构与存储
数据库
- 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数据,数据具有严格的模式定义,每个列都有特定的数据类型(如整数、字符串、日期等),这种结构适合于事务处理,能够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一个订单管理系统中,订单表可能包含订单号(整数类型)、客户姓名(字符串类型)、订单日期(日期类型)等列,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储通常是按照表格结构进行组织的,以行和列的方式存储在数据块中。
ES
- Elasticsearch是基于倒排索引的分布式搜索和分析引擎,它存储的数据结构更加灵活,没有像关系型数据库那样严格的模式,ES中的文档(document)类似于数据库中的行,但文档可以包含不同结构的字段,一个存储商品信息的ES索引中,有的文档可能包含“颜色”字段,而有的可能不包含,数据以倒排索引的形式存储,倒排索引是一种将单词映射到包含该单词的文档的索引结构,这种存储方式使得ES在全文搜索方面具有极高的效率。
2、数据查询能力
数据库
-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查询语言(如SQL)主要用于精确查询,通过编写SQL语句可以精确地查找出满足特定条件(如订单金额大于1000元的订单)的记录,虽然关系型数据库也支持一些模糊查询功能,但对于大规模的全文搜索场景,效率相对较低,关系型数据库的查询优化主要集中在索引的使用、查询计划的调整等方面,以提高精确查询的性能。
ES
- ES专门为搜索而生,它在全文搜索方面表现卓越,可以轻松地对大量文本数据进行模糊搜索、词干提取、同义词搜索等操作,在一个包含大量文章的ES索引中,可以快速搜索到包含特定关键词(即使关键词存在拼写错误或者是同义词)的文章,ES的查询语法(如DSL - Domain - Specific Language)允许进行复杂的搜索操作,包括过滤、聚合等,能够满足多种搜索和分析需求。
3、事务处理与一致性
数据库
- 关系型数据库具有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事务具有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特性,在银行转账系统中,从一个账户扣款并向另一个账户存款的操作必须作为一个原子事务来处理,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如果转账过程中出现错误,数据库能够回滚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ES
- ES主要关注搜索和分析功能,对事务处理的支持相对较弱,它不具备像关系型数据库那样严格的ACID事务特性,ES更侧重于数据的快速索引和搜索,在数据一致性方面采用了最终一致性的策略,当向ES索引中写入新数据时,可能不会立即在所有副本中完全一致,但最终会达到一致状态。
4、扩展性
数据库
- 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扩展性相对有限,在处理大规模数据和高并发访问时,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硬件升级(如增加内存、升级CPU等)或者采用分库分表等技术,分库分表虽然可以提高扩展性,但也会带来数据管理和查询复杂度的增加,在一个大型电商平台中,如果订单数据量巨大,采用分库分表技术来管理订单数据需要精心设计数据的拆分策略和查询路由机制。
ES
- Elasticsearch具有良好的横向扩展性,它是分布式的,可以轻松地通过添加节点来扩展集群的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当数据量增加或者搜索请求增多时,可以简单地增加ES节点,ES会自动在节点之间进行数据的重新分配和负载均衡,一个日志分析系统使用ES存储和搜索大量的日志数据,随着日志数据的不断增长,可以方便地向ES集群添加新的节点来满足需求。
5、数据处理的场景侧重
数据库
- 关系型数据库适用于对数据一致性、完整性要求较高,以事务处理为主的场景,例如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每一笔财务收支都需要精确记录,并且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防止数据错误导致财务报表的不准确,关系型数据库也适合于需要进行复杂的多表关联查询的业务场景,如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需要关联查询供应商表、采购订单表、库存表等多个表格的数据来获取完整的供应链信息。
ES
- ES更侧重于搜索、分析和日志处理等场景,在电商平台中,ES可以用于商品搜索,为用户提供快速的商品查找服务,用户输入关键词后,ES能够迅速在海量的商品信息中找到相关的商品,并根据相关性进行排序,在日志分析领域,ES可以存储和分析大量的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一个互联网公司可以使用ES来分析服务器日志,找出访问量高峰时段、用户访问的热门页面、错误发生的频率等信息,以便优化系统性能和提升用户体验。
二、ES与数据库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互补关系
- 在很多实际应用中,ES和数据库可以相互补充,在一个内容管理系统中,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可以用于存储文章的基本信息(如文章ID、作者、发布日期等),这些信息需要保证事务处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而ES可以用于存储文章的全文内容,以便进行快速的全文搜索,当用户在系统中搜索文章时,ES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快速定位到相关文章的ID,然后根据文章ID从数据库中获取文章的详细信息(如评论数、点赞数等)进行展示。
- 在企业级应用中,数据库可以作为数据的核心存储,保存关键业务数据,而ES可以作为数据搜索和分析的辅助工具,在一个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中,数据库存储客户的基本资料、交易记录等重要信息,ES可以用于对客户的交互记录(如邮件内容、客服聊天记录等)进行搜索和分析,以便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数据同步与集成
- 为了实现ES和数据库的协同工作,数据同步是一个关键环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数据从数据库到ES的同步,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数据库的触发器或者变更数据捕获(CDC)技术,在MySQL中,可以创建触发器,当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插入、更新或删除操作时,触发器将相关数据的变更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如Kafka),然后由专门的同步程序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数据并将其同步到ES中。
- 还有一些数据集成工具,如Logstash,它可以直接从多种数据库(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将其转换为适合ES存储的格式,然后将数据加载到ES中,这种数据同步和集成机制确保了ES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使得企业能够在不同的数据处理需求下有效地利用两种技术的优势。
3、在大数据生态中的角色
- 在大数据生态系统中,数据库和ES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据库作为传统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工具,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提供数据支持,而ES作为搜索和分析引擎,是大数据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大型数据仓库架构中,数据库(如数据仓库中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经过清洗、转换后的结构化数据,而ES可以用于对数据仓库中的部分数据(如文本类型的数据)进行搜索和分析。
- ES可以与其他大数据技术(如Hadoop、Spark等)进行集成,Spark可以用于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ES中进行搜索和分析,这种集成使得企业能够在大数据环境下构建更加全面、高效的数据处理平台,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ES和数据库虽然在功能特性、数据结构、查询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并非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协同工作,共同为企业的数据管理、搜索、分析等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