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计算公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
一、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会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如污染土壤、水体和空气等,将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则具有深远意义,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保护生态平衡,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排入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合理利用则可转化为优质的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力,这一过程还能创造新的经济价值,以农作物秸秆为例,通过加工可以制成生物质燃料、板材等产品,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计算公式的构成要素
(一)资源化利用量
1、对于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量,包括秸秆还田的数量、用于饲料加工的数量、制成生物质能源(如沼气、生物炭等)的数量以及其他工业原料(如造纸、编织等)的数量,某地区一年中秸秆还田面积为1000公顷,按照每亩还田量500千克计算,仅秸秆还田这一项的利用量就达到750吨(1000×15×500÷1000)。
2、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量主要体现在制成有机肥料的量、用于沼气生产的量等方面,假设一个养殖场一年产生粪便1000吨,其中800吨被加工成有机肥料,那么其资源化利用量就为800吨。
(二)产生总量
1、农作物秸秆的产生总量与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以及不同作物的秸秆产出系数有关,不同作物的秸秆产出系数差异较大,如小麦的秸秆产出系数一般在1.1 - 1.3之间,玉米则在1.0 - 1.2之间,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的地区为例,如果小麦种植面积为5000公顷,平均亩产400千克,按照秸秆产出系数1.2计算,小麦秸秆产生量为36000吨(5000×15×400×1.2÷1000);玉米种植面积为3000公顷,平均亩产500千克,按照系数1.1计算,玉米秸秆产生量为24750吨(3000×15×500×1.1÷1000),则该地区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60750吨。
2、畜禽粪便的产生总量取决于畜禽的养殖数量、种类和饲养周期,一头猪一年产生粪便约1 - 1.5吨,一个存栏量为1000头的养猪场,一年粪便产生量就在1000 - 1500吨之间。
三、具体计算公式及应用案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资源化利用量÷产生总量)×100%
以某农业县为例,该县农作物秸秆产生总量为100万吨,其中秸秆还田30万吨、饲料化利用20万吨、能源化利用10万吨,共计资源化利用量为60万吨,按照公式计算,该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为(60÷100)×100% = 60%。
再看畜禽粪便方面,该县畜禽粪便产生总量为50万吨,其中制成有机肥料30万吨、沼气生产利用10万吨,资源化利用量共40万吨,其资源化利用率为(40÷50)×100% = 80%。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县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方面表现较好,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如加大秸秆生物质发电等项目的投入,提高秸秆的能源化利用比例。
四、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的策略
(一)技术创新
1、研发高效的农作物秸秆预处理技术,提高其转化为其他产品的效率,开发新的酶解技术,能够更快速地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分解,以便于后续的发酵生产沼气或制成生物燃料。
2、对于畜禽粪便,改进有机肥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可以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使粪便中的养分更易于被植物吸收,同时减少异味和有害微生物。
(二)政策支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政府出台补贴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对购买秸秆收集设备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对采用环保型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的养殖场给予税收优惠等。
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要求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理,规定农作物秸秆不得随意焚烧,畜禽养殖场必须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否则将面临处罚。
(三)宣传教育
1、提高农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农业废弃物的价值以及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向农民传授秸秆还田的操作方法和好处,以及畜禽粪便堆肥的技术要点等。
2、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提高市场对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如有机农产品、生物质能源产品等)的认可度,从而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计算公式是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准确计算和深入分析这一指标,结合有效的策略,可以不断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