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PS中应用图像与混合模式的差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Photoshop(PS)的图像处理世界里,应用图像和混合模式都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们在实现图像合成、色彩调整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用途,下面将详细阐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原理与操作方式
1、应用图像
- 原理:应用图像是通过将一个图像(源图像)的通道与当前图像(目标图像)的通道进行计算来实现图像的合成或调整,它基于通道的数学运算,如相加、相减、相乘等。
- 操作方式:在PS中,执行“图像 - 应用图像”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需要选择源图像(可以是当前打开的其他图像或同一图像的不同图层)、源图像的图层和通道,以及混合模式、不透明度等参数,当我们想要将一幅风景图像的红色通道与另一幅人像图像的绿色通道进行混合时,可以通过应用图像来精确地指定这些源和目标的关系,这种操作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对通道有一定的理解,但它提供了非常精确的图像合成控制。
2、混合模式
- 原理:混合模式是指当两个图层叠加时,上面图层的像素与下面图层的像素根据特定的算法进行混合,正常模式下,上面图层的像素直接覆盖下面图层的像素;而在正片叠底模式下,两个图层的像素会按照相乘的方式进行混合,结果是图像整体变暗。
- 操作方式:混合模式可以直接在图层面板中选择,在有两个或多个图层的情况下,选中上面的图层,然后在图层面板的混合模式下拉菜单中选择所需的模式,这种操作非常直观,用户可以快速地看到不同混合模式对图像的效果,不需要像应用图像那样深入到通道层面进行设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效果呈现
1、应用图像
- 由于基于通道的计算,应用图像可以产生一些独特而精确的效果,通过将一个图像的明度通道应用到另一个图像的颜色通道上,可以在保留目标图像色彩的同时,改变其明度分布,这种效果在需要精确调整图像的光影结构和色彩关系时非常有用。
- 在进行高反差保留等滤镜操作后,利用应用图像将处理后的通道与原始通道进行混合计算,可以实现图像的锐化效果,并且可以通过调整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来控制锐化的强度和效果的自然程度。
2、混合模式
- 混合模式更多地体现在图层之间的整体混合效果上,使用叠加模式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使亮部更亮,暗部更暗,常用于合成图像时增强层次感,而屏幕模式则可以使图像变亮,类似于将两个幻灯片叠加投影的效果,常用于需要提亮图像或者制作发光效果的场景。
三、适用场景
1、应用图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当需要进行复杂的图像修复和色彩校正时,应用图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处理老照片的色彩还原时,可以通过应用图像将参考图像的色彩通道信息应用到目标照片上,根据通道的数学运算来调整色彩偏差。
- 在进行特殊效果的制作,如模拟红外摄影效果时,可以通过应用图像对通道进行特殊的计算,提取出类似红外效果的色彩和光影信息。
2、混合模式
- 在图像合成中,如果只是想要快速地尝试不同的图层叠加效果,混合模式是首选,比如在制作海报时,将文字图层与背景图层进行不同混合模式的尝试,可以快速找到一种合适的文字与背景融合的效果。
- 在调整图像的整体色调和氛围时,通过创建调整图层并设置混合模式,可以在不破坏原始图像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调整,使用色相混合模式的调整图层可以改变图像的整体色相,同时保持图像的明度和饱和度关系。
应用图像和混合模式在PS中虽然都涉及到图像的混合和调整,但它们在原理、操作方式、效果呈现和适用场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熟练掌握这两种功能,可以让我们在图像处理和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