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后端部署到服务器后的查看方法全解析》
当后端程序成功部署到Web服务器后,如何有效地查看其运行状态、日志信息以及进行必要的调试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有助于确保后端服务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查看服务器进程
1、Linux服务器(以常用的CentOS为例)
使用ps命令
- 基本的ps -ef
命令可以列出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在众多进程中,可以通过查找后端程序相关的关键字(如程序名称、执行脚本中的特定字符等)来定位后端进程,如果后端是一个基于Java的Spring Boot应用,可能会查找包含java -jar
以及应用名称的进程。
- 为了更精确地查找,可以结合grep
命令,如ps -ef|grep java -jar
,不过要注意,这里可能会出现grep
命令自身也在结果中的情况,需要通过额外的过滤条件(如grep -v grep
)来排除。
使用top命令
top
命令提供了实时的系统进程监控视图,启动top
后,可以按c
键查看完整的命令行,这样更容易识别后端进程,如果发现后端进程占用CPU或者内存过高,可以进一步分析原因,比如是否存在代码中的死循环或者内存泄漏。
2、Windows服务器
任务管理器
-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在“进程”选项卡中,可以查看进程名称、CPU使用率、内存使用量等信息,对于后端程序,可能需要根据程序的名称或者相关的可执行文件名称来查找,如果是一个.NET Core后端应用,可能会查找包含.exe
后缀且与应用名称相关的进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PowerShell命令
- 使用Get - Process
命令可以获取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信息,可以通过管道操作符(|
)结合Where - Object
来筛选出特定的后端进程,如果后端进程名称包含“mybackend”,可以使用Get - Process|Where - Object {$_.Name - like "*mybackend*"}
。
查看日志文件
1、日志文件位置
- 对于许多后端框架,都有默认的日志文件存储位置,在Python的Django框架中,日志文件的位置可以在项目的settings.py
文件中配置,默认可能在项目目录下的logs
文件夹(如果有设置),而Java的Spring Boot应用,日志文件默认会在应用的运行目录下,文件名称可能根据日期和日志级别等信息进行命名,如myapp - 2023 - 08 - 01.log
。
2、查看
- 在Linux服务器上,可以使用less
、more
或者cat
命令查看日志文件。less
命令比较常用,因为它可以方便地在日志文件中进行上下滚动查看,如果日志文件名为backend.log
,可以使用less backend.log
命令,如果要实时查看日志文件的更新内容(对于正在运行的后端程序很有用),可以使用tail - f backend.log
命令,这样可以看到新产生的日志信息不断滚动显示。
- 在Windows服务器上,可以使用记事本或者其他文本编辑器(如Notepad++)打开日志文件查看内容,也可以使用PowerShell的Get - Content
命令来查看日志文件内容,并且可以结合- Wait
参数来实现类似tail - f
的功能,实时查看日志更新,如Get - Content - Path C:\logs\backend.log - Wait
。
通过网络接口查看
1、使用端口监听工具
- 在Linux服务器上,netstat
命令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端口监听查看工具。netstat -tlnp
命令可以列出所有正在监听的TCP端口以及对应的进程ID,如果后端程序监听在特定端口(如8080端口),可以通过这个命令查看是否已经成功监听该端口,并且可以根据进程ID关联到具体的进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在Windows服务器上,可以使用netstat -ano
命令查看端口监听情况,同样可以找到后端程序监听的端口以及对应的进程ID,还可以使用一些第三方的网络端口查看工具,如TCPView,它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界面,可以更直观地查看端口使用情况和相关进程。
2、使用HTTP请求测试(如果是Web后端)
- 可以使用工具如curl
(在Linux和Windows上都有相应版本)或者Postman(图形化工具)来发送HTTP请求到后端程序监听的端口,如果后端程序正常运行并且处理请求正常,会返回相应的响应信息,如果后端是一个提供API服务的应用,使用curl http://localhost:8080/api/v1/users
(假设后端监听在8080端口并且有/api/v1/users
这个API端点),如果返回用户信息列表或者相应的错误提示(如404表示未找到资源等),则说明后端程序在接收和处理请求方面处于可工作状态。
使用监控工具
1、Linux服务器监控工具(如Prometheus + Grafana)
- Prometheus是一个开源的系统监控和警报工具包,可以通过在服务器上安装Prometheus并配置相关的监控指标采集(例如针对后端程序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量、请求响应时间等指标),使用Grafana作为可视化工具,通过配置与Prometheus的连接,可以创建漂亮的仪表盘来直观地查看后端程序的运行状态,可以创建一个仪表盘来显示后端程序在不同时间段的CPU使用率曲线,以便及时发现性能瓶颈。
2、Windows服务器监控工具(如Windows Performance Monitor)
- Windows Performance Monitor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性能监控工具,可以添加计数器来监控后端程序相关的指标,如进程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量、磁盘I/O等,通过设置合适的采样间隔,可以收集到一段时间内后端程序的运行性能数据,并且可以将这些数据导出为报表或者图表进行分析。
后端程序部署到服务器后,通过多种方式查看其运行状态是确保服务质量的关键,无论是查看进程、日志文件,还是通过网络接口测试以及使用监控工具,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后端程序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后端服务的稳定可靠运行。
评论列表